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醉画图

醉画图

清廖燕(1644-1705)撰。廖燕原名廖燕生,字人也,又字紫舟,广东曲江人。生于明亡清初之际。清初戏曲作家。其性格简傲,屡应科举不第,一生抗节不仕,以教馆为生,靠卖文笔维持生计,布衣终身。曾有县令想用重金求得他所写的一首诗,然终不可得。工古诗文辞,兼工戏曲杂剧创作,善草书,其形状如“古木寒石”。尤兼善文辞论辩,文笔疏隽。所论及观点鲜明。强调先有实践,后有理论,实践是理论的基础。又如论知识源泉不在于书本,而在于客观事物,所谓“天地万物”是一本没有字的书,人们从它那里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其主要著述有《二十七松堂集》二十二卷,另有二十卷本。因廖燕有室名曰:“二十七松堂”,故为此集名。另著有《柴舟别集》为杂剧总名,包括《镜花序》、《醉画图》、《诉琵琶》、《续诉琵琶》四种杂剧。皆以作者生活经历、琐事借古人语言以自喻。属独创体裁。戏曲作家徐爔作《写心杂剧》时承用此体。《醉画图》一剧根据“二十七松堂”壁上所画的“杜默哭庙”、“马周濯足”、“陈子昂碎琴”、“张元昊曳碑”四个图象,写作者独坐饮酒,苦无知己相陪,于是面对古人图像而痛饮。借古人之忧闷,发自己之牢骚。此剧受邹兑金《空堂话》一剧影响,是为哀悼明王朝灭亡而作。有《柴舟别集》本、《清人杂剧二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方类语

    十六卷。明朱维陛撰。朱维陛,海盐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仕履不详。该书主要以类编排了汉代滑稽文学家东方朔的事迹,凡自“列传”、“别传”、“外传”以及《琐语》、《神异经》、《十洲记》等书,该书都采摭进来。全

  • 蒙阴县志

    八卷,首一卷。清沈黻清修,陈尚仁纂。沈黻清,福建侯官人,举人出身,宣统二年(1910)任蒙阴知县。陈尚仁,淞江人,监生出身。沈黻清宰蒙阴后,见邑志自康熙二十四年(1685)前令刘德芳纂修后,距当时二百

  • 荡寇志

    七十回。清俞万春(1794-1849)撰。俞万春字仲华,别号忽来道人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少年颖悟,博极群书。文武兼通,弓马娴熟,为一方硕儒。二十岁左右,随父亲到广东任所。嘉庆中叶,适逢徭民起义

  • 张界轩集

    八卷。清张时为(生卒年和事迹不详)撰张时为字景明,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明福王时贡生。此书乃由其族孙张司直所刻。目列十六卷。首序传目录一卷,次为《学约言》四卷,《读近思录纪言》一卷、《六寤言》一卷,《丧

  • 龙吟草甲乙集

    二卷。清孙景贤(1880-1919)撰。孙景贤,字希孟,号龙尾,江苏常熟人。其父孙国桢光绪二十年(1894)进士及第,官户部主事,能属文,善诗词。孙景贤童年早慧,继承家学,苦心孤诣,亦能诗工词。进入民

  • 墨澜亭集

    清帅我(1648-1725)撰。帅我字备皆,号简斋江。西奉新人,康熙举人,官中书,幼年勤奋好学,博览群书,工书善绘,尤明医理。此集无卷数,收由帅我之子念祖托徐廷槐搜集未刻与已刻的稿子,汇成此集。有人评

  • 存砚楼文集

    十六卷。清储大文(1665-1743)撰。储大文字六雅,号画山。江苏宜兴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。改翰林院庶吉士、散馆,授编修。告归后,主维扬之安定书院。储大文性聪颖,初以制艺名,归田后乃潜心古

  • 博济方

    五卷。宋王衮(生卒年不详)编。王衮,北宋时山西太原人,曾为钱塘酒官。曾随父亲赴任滑台道,其父病,遇庸医妄投汤药,病不愈;其母又多病有年。王衮因而发愤学医,经二十余载,博采方论七千余首,从中精选五百余首

  • 道院集

    见《道院集要》。

  • 五经通义

    一卷。题缺名。据《隋志》载《五经通义》八卷,无撰人名氏。《唐志》有《五经通义》九卷,题刘向撰。后汉曹褒又有《通义》十二篇。尚未能确考。此本共十七条,文多不全,大概是由辑集而成,只是不注明出处,见于群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