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释常谈

释常谈

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三卷。撰人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曾著录《续释常谈》二卷(当为二十卷),谓其书为龚颐正撰,又谓昔有《释常谈》一书,不著撰人名氏,今故以续称。据此可知,此书之作在龚颐正之前,当出自北宋人之手。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,谓“陪佳客之谈谐,与儒士之言论,理涉隐谕,不究津涯,几至面墙,真可痛惜,遂采古经之秘义,掇前史之奥词,”撰述成编,“随目注解,总得二百事,名曰《释常谈》。”今检其书,共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仅记投笔、甲第、玉润、东床、狐假虎威、铜臭、风马牛等一百二十六事,或是后人病其冗滥有所删除,或是流传过程中有所散佚,不得而知。明人谢肇淛《文海披沙》评价此书时说:“其中援引芜陋,极有可笑。至以鹅为右军,筋为赵达,盲为小冠子夏,患瘿者为智囊,醉为例载,觅食为弹铗,五迁为盘庚,子死为丧明,聋为纩,皆谬误不经,似村学究所为,其引负荆一段,尤以打鼓上场人语也”(转引自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亦谓其书记载谬误颇多,“如谓程普为程据,谓夫妇不睦为参商,谓戴帽为张盖,卸帽为倾盖,谓凤兮凤兮为孔子之语,谓屣步为不乘鞍马,谓膏肓之疾为晋悼公,谓秦医为卢医,谓董宣封强项侯,谓饮酒烛灭为绝缨,谓自称己善为自媒。齐东之语,展卷皆是,尚不止谢肇淛之所摘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·杂家类存目》)。基本上否定了此书。书中记载当时常言俗语之意,或许是当时某些地区流行的方言俗语,而与通行语言大相径庭,亦未可知。读其书,或可了解当时语词之不同,或可广见闻,不可尽废矣。《四库全书总目存目》谓“灾黎祸枣,流传五六百年,说事事不可理诘者矣”,其意义正在于此。今传本主要有《百川学海》、《格致丛书》、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居家必备》等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魏石经残字

    二册(山东图书馆本)。此书为山东图书馆辑拓,是海狱楼金石丛编之一。前有民国二十三年日照王献唐序,次为鱼台屈万里校录一卷。校录分甲乙丙丁四类。甲类为熹平石经,乙类为魏三体品字式石经,丙为魏三体直行式石经

  • 墨池编

    六卷。北宋朱长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长文,里贯不详。朱长文还著有《吴郡图经续记》、《续书断》等书。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。分字学、笔法、杂议、品藻、赞述、宝藏、碑刻、器用,共八门。其中

  • 群书摘草

    五卷。明王国宾(生卒年不详)编。王国宾,号养默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。明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。其作此书时,方监榷杭州北新关,未详其终于何官。此书仿庾仲容的《子沙》、马总的《意林》的体例,摘取

  • 龙舟会

    一卷。明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夫之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(今湖南衡阳)人。明末清初思想家。与兄介之同举于崇祯十五年(1642)乡试,晚年筑土室于石船山,学者称为船山先生。明亡,在衡山举兵起义,

  • 易学图说续闻

    一卷。清朝杨方达撰。杨方达作完《易学图说会通》以后又根据己意而成此编。共计三十二条,总的原则不离陈抟之学,其后泛衍及于天文、物理、杂类诸说,都是牵合比附,以使之与《易》相通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续列女传

    九卷。明邵正魁撰。正魁字长孺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及任履不详。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《列女传》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。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,共分七门,其中节义、贤明又各分一子卷。书中材料主要采

  • 知非录

    一卷。清孔昭杰(1780-1852)自撰。昭杰原名昭辰,字汉瞻,号俊峰,山东曲阜人为孔子七十一代孙。嘉庆六年(1801年)举人,历任沧州批验大使、越支场大使、盐城县知县等官,以完漕迟延,得降级处分,遂

  • 物原

    一卷。明罗颀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颀字仪甫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本书为更订宋高承《事物纪原》而作。全书共分十八门,共二百三十九条。《事物纪原》尚著明出典,而本书混众说而为一,舛误之处很多。如谓乌孙

  • 两宋名贤小集

    三百八十卷。清陈思编,陈世隆补。陈思著有《宝刻丛编》、陈世隆著有《北轩笔记》。二人生卒及生平均不详。此编所录宋人诗集始于杨亿,终于潘音,共百五十七家。有绍定三年魏了翁序及清朱彝尊二跋。了翁序乃为《宝刻

  • 左氏春秋聚

    十八卷。卷首七卷。清张用星(?——1782)撰。张炳南续辑。用星字联斋,一字兰坡,峄阳(今江苏邳县)人,潜心经学,尤精于《左氏春秋》。炳南原名以标,字午园,用星侄,官至明府。此书前有嘉庆二十四年己卯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