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钦定西清古鉴

钦定西清古鉴

四十卷。清梁诗正、蒋溥、汪由敦、嵇璜、裘曰修、金德瑛、观保、于敏中、董邦达、王际华、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。另有监理二人,摹篆二人,绘画七人,缮书四人,校刊六人,监造五人。梁诗正(1697-1765),字养仲,又字芗林,谥曰文庄,浙江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雍正七年(1729)进士。乾隆年间,曾先后任户部、兵部、吏部、工部尚书,官至东阁大学士掌翰林院学士。曾受命编选《唐宋诗醇》,充续文献通考馆总裁,草定《续文献通考》等馆体例。其著作除奉敕编撰《西清古鉴》外,还有《矢音集》。蒋溥(?一1761),字质甫,号恒轩,谥曰文恪,常熟(江苏常熟市)人。雍正年间进士,乾隆年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领户部事。其为人性格纯厚,机警、聪明过人,精心奉职,善写生。奉敕与梁诗正等编撰《西清古鉴》。是书为乾隆十四年(1749)十一月七日奉皇帝之命而编撰。卷一至卷七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三代各种鼎物二百三十四器。其中商代记载商祖鼎以下二十七器,周代记载文王鼎以下一百六十六器,汉代记载定陶鼎以下四十器。卷八至卷十一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、唐各种尊物一百五十八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父乙尊以下十七器,周代记载乙公尊以下一百三十一器,汉代记载鸠尊以下七器,唐代记载龙凤尊以下三器。卷十二,主要记载商、周两代各种罍物十七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父癸罍一器,周代记载父巳罍以下十六器。卷十三至卷十四,主要记载商、周两代的各种彝、舟三十七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父乙彝以下四器,周代记载召夫方彝以下二十八器,周代记载雷纹舟以下五器。卷十五至卷十七,主要记载商、周各种卣九十五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父丁卣以下七器,周代记载貉子卣以下八十八器。卷十八,主要记载周、汉、唐各种瓶十七器。其中周代记载亚戟瓶以下四器,汉代记载葵花瓶以下九器,唐代记载龙凤双管瓶以下六器。卷十九至卷二十二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三代各种壶一百七十三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父已壶一件,周代记载月壶以下七十五器,汉代记载鱼壶以下九十七器。卷二十三,主要记载周代爵、斝,商代觚,共四十六器。其中周代记载亚爵以下四器,周代记载带斝以下十三器,商代记载父甲觚以下十四器,周代记载鬲觚以下十五器。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,主要记载周代各种觚八十七器。卷二十六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三代各种觯、角、斗、勺、卮,共五十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祖已觯以下八器,周代记载庚觯以下三十四器,周代记载子孙角以下三器,汉代记载钱文斗一器,五代记载布泉斗一器,周代记载龙勺一器,汉代记载螭耳卮以下二器。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,主要记载周代各种敦四十九器。卷二十九,主要记载周代的簠、簋、豆、铺,记载汉代鏊共四十二器。其中记载周代季高簠以下十六器,记载周代娈姬簋以下七器,记载周代百兽豆以下十七器,记载周代旅铺一器,记载汉代提鏊一器。卷三十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三代各种甗、锭、镫二十七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祖丁甗一器,周代记载克甗以下二十三器,周代记载素锭以下二器,汉代记载圣得镫一器。卷三十一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三代各种鬲、鍑、盉、冰鉴等六十一器。其中商代记载祖癸鬲一器,周代记载太公鬲以下十五器,周代记载弦纹鍑以下五器,汉代记载金鍑以下七器,商代记载祖辛盉一器,周代记载邢侯盉以下二十八器,周代记载冰鉴以下四器。卷三十二,主要记载周、汉各种匜、盘、鋗四十九器。其中周代记载司寇匜以下三十器,汉代记载注水匜一器,周代记载丁亥盘以下七器,汉代记载蟠夔盘以下十器,周代记载素鋗一器。卷三十三,主要记载周、汉各种洗、盂、盆五十五器。其中周代记载弦纹洗以下二器,汉代记载严氏洗以下三十八器,周代记载素盂以下二器,汉代记载宋盂以下十二器,汉代记载双鱼盆一器。卷三十四,主要记载周、汉的量、区、钟、斗、瓿、缶等三十八器。其中汉代记载素量一器、长区一器,汉代记载食官钟以下四器、记载纯素方斗一器,周代记载夔龙瓿以下十二器,汉代记载兽环瓿以下十六器,记载周代素缶一器。卷三十五,主要记载汉代的各种盦、鐎斗、奁、罐、臼等二十六器。其中汉代记载螭耳盦以下六器、龙首鐎斗以下九器、带纹奁以下七器、澡豆罐以下三器、双螭臼一器。卷三十六,主要记载周、汉各种钟、铎、铃四十八器。其中周代记载特钟以下三十三器,汉代记载角钟以下九器,周代记载乳铎以下二器、汉代记载檐铎以下二器、风铃以下二器。卷三十七,主要记载周、汉的錞、戚、铙、鼓等三十四器。其中周代记载虎錞以下四器,周代记载舞戚以下六器,周代记载舞铙以下十器,汉代记载铜鼓以下十四器。卷三十八,主要记载周、汉、唐的刀、剑、弩机、符、钁、杠头、仪器饰、杖头、镦、鸠车、表座、砚滴、书镇、糊斗、炉、匕首等五十七器。其中周代记载鸾刀一器、服剑以下三器,汉代记载弩机二器、虎符一器、雕首钁以下二器、云纹杠头以下二器、仪器饰以下五器、鸠首杖头一器、立熊镦七器,唐代记载鸠车一器、飞熊表座三器,汉代记载龟砚滴以下四器,唐代记载天鸡砚滴以下二器,汉代记载天禄书镇以下三器,唐代记载糊斗以下三器,汉代记载博山炉以下九器,唐代记载蟠螭炉以下六器,周代记载匕首一器。卷三十九至卷四十,主要记载汉、唐的各种鉴。其中汉代记载尚方鉴五十八器,唐代记载十二辰鉴以下三十五器。以上各卷所记之古器物,皆为清王朝内府所收藏。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时,均按器绘图,因图系说,比较详细地说明各种器物的方圆围径、高广轻重等,对古器物上的铭文,各为释文。其体例效仿《考古图》、《宣和博古图》二书。且绘图精确,不失毫厘,为以上二书之图所非能比。至于考证,虽然兼取欧阳修、董逌、黄伯思、薛尚功诸家之说,但根据《经史正误析疑》,又非诸家所能及。驳斥历代著家谬误,解释疑难,补充遗漏,使三代古器物如在目前。现存光绪三十四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仿殿本石印本、同文局本、内府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辑佚书七种

    七卷。此书不著编者姓名,为旧钞本辑佚书。旧题为《庄进士所集书七种》,故有人认为它是庄存与所作。汉何休好《公羊》之学、著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、《公羊墨守》,郑玄分别予以辨驳,因而作《针箴膏肓》、《

  • 古本大学质言

    清刘沅撰。沅著有《四书恒解》,认为文字简略,学者拘泥于常说,不能遽通其义,故又作此书,朴实说理,期在人人可知,故名《质言》。是书大旨多主义理,唯不宗宋儒。如谓“明明德”三字,“明明”二字相连,明而又明

  • 瓮芳录

    一卷。清末高德泰(生卒年不详)编辑。该书记高熊举一门事迹。熊举字谓川,江苏江字人,业贾,认赈捐,议叙从九品衔。咸丰三年(1853年)二月,太平天国军围江宁,熊举集乡勇守御,城破,熊举移巨瓮于庭,贮满水

  • 南疆逸史跋

    一卷。清杨凤苞(1757-1816)撰。杨风苞字傅九,浙江归安人。诸生。经学小学,皆有根底。阮元在编《经籍纂诂》时,他就被邀参加了编纂。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,年轻时就以《西湖秋柳词》有名于时,七言诗歌

  • 玉烟堂董帖

    四卷。明陈元瑞(生卒年不详)汇刻董其昌书。陈元瑞,生平不详。除此帖外,陈氏还刻有二十四卷的《玉烟堂摹古法帖》。该帖专刻董氏书迹,共有四卷,其中第一卷有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自叙》、《天台赋》、《洛神赋》,第

  • 静修斋易经解

    无卷数。清仇景仑撰。仇景仑字嶰伯,甘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自上下经至杂卦,依次进行注释。先详尽罗列汉宋诸儒对易卦的解说,然后自己加以评论。书中所取宋注,以程传本义为主,但经常批评宋注空谈义理。所取汉注

  • 论世编

    见《图书编》。

  • 世宗宪皇帝圣训

    三十六卷。乾隆五年(1740),乾隆皇帝编,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。全书共分三十类、九百一十六则,卷帙也极繁富。雍正皇帝在位时期,发展了康熙皇帝所制订的各项制度和政治,使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,此书主要

  • 唐百家诗选

    二十卷。旧本题宋王安石(1021-1086)编。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,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庆历进士。初知鄞县,借官谷给农民,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,有成效。仁宗嘉祐三年(1058)上万言书,主张改革

  • 师觉授孝子传

    一卷。清黄奭辑。刘向《孝子传》、《隋唐志》皆不著录。《法苑珠林·忠孝篇》把郭巨、丁兰、董永、大舜四事并称为刘向《孝子传》。黄奭所辑仅存大舜、董永、郭巨三事。《隋志》载晋辅国将军萧广济撰《孝子传》十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