阙里讲经编
一卷。近人徐天璋(详见《诗经集解辨正》)撰。民国六年(1917),曲阜开讲经大会,徐天璋前往讲述,诸生笔录,汇成此编。于十三经中,各讲数条,大多能独出己见,发前人之所未发。尤善者,如讲“方命圯族”、“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”、“《鲁颂·閟宫篇》”“中春之月令,会男女于是时也,奔者不禁,若无故而不用会者罚之”、“春王正月”、“宋人执祭仲”等等,都奇而不失正。篇首有王易、陈重庆、缪潜等人序。有云麓山馆刊本。
一卷。近人徐天璋(详见《诗经集解辨正》)撰。民国六年(1917),曲阜开讲经大会,徐天璋前往讲述,诸生笔录,汇成此编。于十三经中,各讲数条,大多能独出己见,发前人之所未发。尤善者,如讲“方命圯族”、“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”、“《鲁颂·閟宫篇》”“中春之月令,会男女于是时也,奔者不禁,若无故而不用会者罚之”、“春王正月”、“宋人执祭仲”等等,都奇而不失正。篇首有王易、陈重庆、缪潜等人序。有云麓山馆刊本。
三卷。清蒋麟昌(一作骐昌,生卒年不详)撰。麟昌字云翔,一字静存,号莹溪,江苏武进(今武进县)人,乾隆进士,官编修,英年早逝,年仅二十二岁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菱溪遗草》。唐天宝中,诏令卫包把六经古文改更
二卷。清叶德辉(见《观古堂诗录》条。)(1864-1927)撰。考叶德辉论文,不主宗派,以为文以载道,事理通达,其为文,必简古而有法度。大抵非本原经术,精熟义理,绝无佳文。叶德辉以闳博之才,研思经义,
二十八卷。徐彦(生卒不详)撰。此书最早著录于宋《崇文总目》。《崇文总目》称“不著撰人名氏,或云徐彦”。北宋董逌《广川藏书志》也说:“世传徐彦,不知时代,意在贞元、长庆之后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以此书“邲
①五卷。隋陆法言撰。陆法言(562-?)名词,一作慈,字法言,以字行。魏郡临漳(今河北临漳县)人。开皇中为承奉郎,因其父得罪朝廷,坐罪除名。曾与刘臻、萧该、颜之推等人讨论音韵,评议古今是非、南北通塞,
也称《济南先生师友谈记》,一卷。北宋李廌撰。李廌生平事迹详见《德隅斋画品》。平生与苏轼、范祖禹、黄庭坚、秦观、晁说之、张耒等人交往甚密,因将其所谈随笔记录,以成此书,故曰《师友谈记》。所记师友皆为当时
八十六卷。清孙诒让(1848-1908)撰。诒让字仲容,号籀庼,浙江瑞安人,清代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、文字学家。周治六年(1867)举人,曾官刑部主事。孙氏穷经著书近四十年,著述很多,有《墨子间诂》、《
十六卷,清杜毓秀纂修。杜毓秀,字岳灵,陕西定边堡(今陕西吴旗县西北)贡生,官武昌知府。《武昌府志》最早见于《宋志》,题解有志三十卷,为宋孝宗时知府王信修,许应宗纂,此书不传。明文渊阁旧志书目有志二册,
一卷。清顾有孝(1619-1689)编。顾有孝详见《江左三大家诗抄》条。此集为乐府诗选。前有作者自序,称自汉到唐乐府有数十家,而最有影响的如郭茂倩之《乐府诗集》、左克明之《乐府》、吴兢之《乐府题要解》
四卷。《秋窗迭韵》诗一卷。清朱实发撰。朱实发字饭石。六合(今南京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朱实发幼负异禀,有经世远略,久不得志,遂绝意进取,着力于文章传世之业。其家境颇富,多藏异书古籍。人评:“其根底渊醇,意
二卷。明韩奕撰。韩奕,字公望,号蒙斋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韩氏幼年端重慎言,博学工诗,好游山玩水,继父业行医隐居,不愿做官。著作除《易牙遗意》外,还著有《韩山人集》。《易牙遗意》主要记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