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倍俟

倍俟

读音:bèi qí

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,奔魏,封益都公,见《魏书》(7,12,60)。【变】 作〔倍利〕(6,7,12),误。

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魏书》 云: “为斛律部别帅之姓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皆音bèisì。姑兼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当为狄历氏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扶风(7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乐亭、景县,山东之昌乐

  • 伊年

    读音:Yī'niá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黑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姆萊

    读音:Mǔlái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屯渾

    读音:Dùnh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乃混屯氏之讹。)

  • 洞休

    读音:Dòngxiū【综】 汉时有洞休孟阳,为治易名家(6,7,12,60)。

  • 读音:Chī/Chy Ch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云南建水有此姓(409)。

  • 巴達拉

    读音:Bādál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多奈之妻为巴达拉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Gāo较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皐陶之后。”皐陶,相传乃虞舜之狱官之长。(按: 尧舜二典所命之官如夔、益、稷之类,皆以名称,

  • 大隗

    读音:dà wèi【源】 天水有大隗姓,出古帝大隗氏之后,见《姓源韵谱》(17)。大騩氏,或曰泰块。昔者,黄帝访泰块于具茨(即具茨山,在今河南禹县北,一名大騩山),其后有隗氏、大隗氏(3)。大隗氏当以

  • 泰亦赤兀惕

    读音:Tàiyìchìwùtì/Tayicihu’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泰亦赤兀惕系蒙古尼化部之一部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