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iàn

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曹庄,在鲁国做官,被封于卞邑,时称卞庄子,他的后代就以“”为姓氏,相沿至今。以封邑名为姓氏。二是出自姬姓。相传黄帝的孙子名叫吾融,吾融的儿子姬明被封在卞国,史称卞明。后世就以国名为姓,即有卞氏。

卞姓早期即散布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苏四省。秦汉之际,卞姓有徙居山东北部及今江苏南部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卞姓大批迁往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唐末五代已有卞姓迁居四川。宋元,卞姓向福建、广东等地迁徙。明初,山西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清康乾年间及以后,卞姓入居东北三省。卞姓如今尤以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等省为多。

卞姓历史人物有卞和,春秋时楚国人。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,两次献给楚王,都被认为是石头,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。楚文王即位后,他怀抱璞玉,坐在荆山下痛哭。文王知后,令工匠剖开卞和之璞玉,果然是一块宝玉,遂称此玉为“和氏之璧”。卞壶,西晋大臣。为官廉洁俭朴,勤于吏事。领兵讨苏峻、祖约叛乱,死于战乱。卞彬,南朝齐文学家。有文才,好饮酒,以蚤、蜗、虾、蟆等为题作赋,又作《禽兽决录》,指刺权贵。卞敏,明画家。善画兰。常画竹枝兰草二三朵。亦善鼓琴。

卞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八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有子龙苗,龙苗生吾融,吾融之子明,封于卞(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之卞桥镇),称卞明,其后以国为氏(89)。商时汤臣卞随或其后也。一说,卞随之后有卞,见《姓源》(7,11,17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择之庶子封于卞(故城同上),遂建族,子孙以为氏(6,7,9,12,15)。 ③卞为鲁邑,鲁勇士卞子(即鲁庄子,又称鲁仲孙速、孟庄子)为卞邑大夫,其后以为氏(60,89)。 ④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济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姓人口0.02%。尤以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等省多此姓。上述5省卞姓约占全国汉族卞姓人口72%。【人】 卞和,春秋时楚人,得玉璞献之楚厉王,厉王以为诈,刖其左足。复献于武王,武王亦以为诈,刖其右足。待楚文王即位,才识其玉,乃名和氏之璞,封卞和为零陵侯,和不受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、景县、阜平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、布尔津,湖北之老河口,福建之清流,广东之高要,贵州之普安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蒙古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周曹叔振铎之后,其支子封卞,遂以建族。” ② “一云: 鲁庄子为卞邑大夫,后因氏焉。望出济阴。”

春秋时楚有卞和; 晋代有卞壶,尚书令; 明代有卞荣; 清代有卞永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質

    读音:Wūzhì【源】 突厥酋长有乌质氏(60,62,63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突厥酋长有乌质氏。”

  • 路浴

    读音:Lùy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路俗”云: “大廉子鸟俗氏之分。见 《路史》。‘俗’,史作 ‘浴’; 或作 ‘洛’。” 俗、浴、洛,形近而讹,后或用以分族,故有路俗氏

  • 去胡

    读音:Qùhú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汉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去胡来王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Yǎ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系因表演为生者以为姓(62)。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(91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宜兰、新竹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

  • 無婁

    读音:Wúlóu【源】 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小邾子之后有无娄氏(8,17,60)。 ②春秋时莒公子莒大夫无娄务胡之后。无娄为古牟夷国,系莒子之食邑(故城在今山东莱芜东20里),当以邑为氏(6,12,17

  • 宗榮

    读音:Zōngróng【综】 《庄子》中有宗荣子(62)。或系虚构之人物,实无此姓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亦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玄鳳

    读音:Xuánféng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分者也,后以为氏,见《万姓统谱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Chǔ储姓的来源有三个。一是相传上古时有储国,储国人的后代以国名为姓,称储氏,世代相传。二是周代虞储太伯其后以储为姓。三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,齐国有大夫字储子,曾与孟子相知。他

  • 托卜

    读音:Tuōbǔ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《列传》 安扎尔,托卜氏。” “以姓为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先穀

    读音:Xiān' g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春秋)晋国士氏之别族也。隰叔初封于先,故以为氏。” (按: 穀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縠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