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叱奴

叱奴

读音:chì nú

【源】 叱奴为代北部落。拓拔兴于代北,兼并他部,以本部为内姓,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,北方有叱奴氏(60,62)。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(242),原居囊曲河附近,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,被迁于云中,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,云中在代郡之北,与志称“北方”吻合(70)。故叱奴氏以部为姓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叱奴氏为狼氏(6,12,17,27,60)。【人】 叱奴祐,北周武帝时光禄大夫(21,27)。叱奴根,北魏时纥奚部帅(21,27,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后改为狼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本部落名,拓跋兴于代北,兼并他部,以本部中别族为内姓,其他诸部随方分之,北方有叱奴氏,……后改为狼氏。”则叱奴出自鲜卑族。

北魏有纥奚部帅叱奴根; 西魏有开府叱奴兴; 北周有光禄大夫叱奴祐; 又,周文帝后为叱奴氏,生武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án/Tar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壽邱

    读音:Shòuqiū《姓氏词典》 有载。其注 “寿丘” 云:“又作寿邱,以地名为姓氏。”详见“寿丘”条。

  • 读音:Hàn【源】 春秋时曹大夫翰胡之后,见《姓考》(9,11,17)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济阴(17,418)。【布】广东化州(315)、浙江江山(325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北京

  • 鼐奇特

    读音:Nài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何丘

    读音:hé qiū【源】 即荷丘氏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何邱〕(12,17)。【人】 何丘子,春秋时楚人(6,15,21)。何丘寄,北魏时威烈将军(21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

  • 牟抵

    读音:Móud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斯卜家支,四川越西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shén【源】 ①神农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神农氏裔榆罔失帝位,子孙遂以神为氏,见《丹徒县志》(60,62)。②黄帝臣有神皇直,与力牧等讨蚩尤者,神氏宜出此(1)。【望

  • 鸿

    读音:hóng鸿氏,大鸿氏之后也。大鸿即黄帝,亦即帝鸿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  • 幽西

    读音:Yōux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宣和遗事·后集》: “掌骑吏千户,姓幽西,名骨碌都。”此当为少数民族姓氏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孔伊禮

    读音:Kǒngyílǐ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傅尔丹之妻为孔伊礼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