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陵
【源】 ①安陵,周时小国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(故城在今河南郾城),是为安陵君缠(缠一作繵),子孙氏焉(60,62)。安陵缠之女为楚王妃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战国策》注云: “战国时楚王嬖臣封於安陵,是为安陵君缠。子孙氏焉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
楚王妃安陵氏。又,战国时有安陵·丑。
【源】 ①安陵,周时小国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(故城在今河南郾城),是为安陵君缠(缠一作繵),子孙氏焉(60,62)。安陵缠之女为楚王妃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战国策》注云: “战国时楚王嬖臣封於安陵,是为安陵君缠。子孙氏焉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
楚王妃安陵氏。又,战国时有安陵·丑。
读音:Sūnjiāng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当代复姓,今江苏丹徒有此姓,名孙江一丽。孙江一丽的父母为丹徒县大港镇普通农民。她出生时为一连体婴儿,后在镇江医学院医务人员和政府的
读音:Sūnbù’ěr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佟福之妻为孙布尔氏(260)。
读音:Mìji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密羯可敦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huǒ【源】 ①出自古代掌火官,其后以火为氏(60,62)。 ②三国时南蛮王火济,从诸葛亮征孟获有功,封罗甸王,其后以火为氏(21,60,62)。 ③明时赐元人浩里浩沁姓火名真,后有战功封同安侯
读音:cháng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。(见《路史》)▲<春秋楚>长沮,隐士。
读音:duó齐太公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望出绛州,今绛州有此姓。(见《尚友录》)姚州夷亦有铎氏。(见《唐书》)▲〈汉〉铎椒,楚太傅。
读音:Mào【源】 古有贸国,即明州鄮县(故城在今浙江鄞县东),其后有鄮氏、贸氏(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鄮(60)、〔〕(9,63)。【望】 东莞(17,418)。
读音:Táichǔ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台楚托克托啰,清镶蓝旗人,世居巴林,满洲天命中从征囊奴克有功授备御世职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
读音:Piándù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读音:Wǔ/Wu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甘肃临泽有此姓(35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