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í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一说,当以尼山(在山东曲阜东南20里)为氏(60,62)。②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清满洲八旗姓尼佳氏,后改为尼氏(180)。③蒙古族姓(255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山东长清(317)、新泰(359)、河南临颖(33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(64,68,261)、辽宁(92)、北京、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尼仇刀,金时女真宁塞将军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尼养德,明时山东益都人,洪武初由儒士举河南洛阳教谕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平度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浙江之椒江,云南之泸水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以尼山为氏。” 尼山,或称尼丘山,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。②又注: “夷人亦有尼姓。”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河南上蔡有尼庄,多此姓。”此当以姓名庄,因地为氏。④清代满族姓尼佳改为单姓“”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隋代有尼洛周; 明代有尼养德,洛阳教谕; 又有尼江,正德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⾻利幹

    读音:Gǔlìgàn【源】 敕勒别部有骨利干,其地昼长夜短,以部为氏(60,62,63)。

  • 读音:Pi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春秋时齐有骈邑,或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河南汤阴(292

  • 读音:Péng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biāo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有彪氏(60,62)。卫公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彪氏(17,62)。【望】 齐郡、汲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河南均

  • 读音:dā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七子(一说为第十子)聃季载封于聃(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),谓之聃季,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2,15)。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(8,60,

  • 读音:T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诸暨(368)、江苏高淳(305)、上海(9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江川、湖南之益阳、山西之大同、陕西之韩城等地

  • 读音:zhú鲜卑郁筑鞬之后。(见《三国志·魏志》)

  • 读音:qǔ【音】 亦音陬(Zōu)(60)。【源】 取虑氏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取希晦,宋时富顺人,淳熙年进士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
  • 瓦只剌孫答里

    读音:Wǎzhīlásúndálǐ【综】 元顺帝至元二十六年诏立皇太子妃瓦只剌孙答里氏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鄂齐尔苏达勒〕(24)。

  • 扎章塔

    读音:Zházhāngtǎ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特克兴额之妻为扎章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