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uài

【源】 ①其先本姓师,周时卿士刘康公之后,为避晋景帝司马师之讳,改为帅氏(6,7,9,12,60)。 ②土家族姓(387)。【变】 一作率(12,21)。【望】 石城(261),琅邪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为湖南、四川等省多此姓。两省帅姓约占全国汉族帅姓人口58%。【人】 帅範,宋时灵石人,元裕初进士(21,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水、傣、傈僳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音 ‘率’。亦作 ‘率’。《状云》: 本师氏,避晋帝讳,改为帅氏。” ②傣族之帅 “”,分布在云南孟连一带,汉意指第四子。傣族男子在未有子女之前,其名字构成顺序为: 排行十名。老四称“”,故称之为“帅×”。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惯,以 “” 为姓。

晋代有帅昺,为尚书郎; 宋代有帅日新、帅子连; 明代有帅性,洪武进士; 又有帅机、帅兰,俱隆庆进士; 清代有帅念祖、帅家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羅忒

    读音:Bóluótè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道光时两江总督裕谦,姓此氏。” (按: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博罗特” 氏之别译。)

  • 乌林答

    读音:wū lín dá乌林答曰蔡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▲<金>乌林答乞住,大名路猛安人,大定进士。

  • 读音:Ché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五方元音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Fé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之同姓(15,63),棼冒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棼冒氏所改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北方有

  • 读音:Yāo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【人】 葽豫,七萃(周时禁卫军)之士,见《穆天子传》(11,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穆天子传》 曰:“七萃

  • 曼邱

    读音:Mà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其地可能在今山东曹县。郑樵注云: “齐士曼邱不泽(按: ‘不泽’,《姓氏考略》 引作 ‘不择’); 汉韩信将曼

  • 单于

    读音:Chán yú单于姓出自古代匈奴部落。汉代,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最高统治者称为“单于”。五代后周时,匈奴部族逐渐消失,融入其他民族,部分汉化的匈奴王族便以单于为氏。单于姓早期活动在内蒙古

  • 俟奴

    读音:sì n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奴氏为俟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单姓俟氏。

  • 巴榮姜

    读音:Bāróngji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台湾桃园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五子叔武封为郕伯(郕国,故城在今河南范县境),后失其国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15,62)。【变】战国时郕午仕赵,改为成氏(7,26)。【望】弘农(17,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