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

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(故城在今江苏武进)及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),故称延州来季子(一说,延陵季子),延氏宜出于此(7,17,24,60)。③汉时西域有延氏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(60,62)。④北魏时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60)。⑤满(344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南阳、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延广,汉时胶东太守,太初三年迁御史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东之东平、陕西之韩城、新疆之塔城及布尔津、江西之崇仁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吴公子札,食采延陵及州来,去 ‘陵’ 称 ‘延’,曰延州来季子,后以为氏。” 此当以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《河南官氏志》: 可地延氏改为延氏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汉书·西域传》 云: “西域亦有延氏。” 望出河南。

汉代有延岑、延笃; 又有延广,胶东太守; 唐代有延素; 明代有延完之,平定人,宁州知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i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今汉、满、蒙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景谷、通海,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哈尼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

  • 读音:Tā【它】 亦音它(Tā)(73,91)。【源】 ①源出魏晋时蠕蠕族(242)。②与佗同(16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(380)、泸西(374)、新疆伊吾(370)、库车、甘肃永昌(392)、武威等

  • 读音:Zhǎ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河南洛宁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昌乐,山西之大同、朔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康里

    读音:Kānglǐ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13,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喀喇氏(24)。喀喇似即康里之异译。【人】 明安,康里氏,元时定远大将军,贵赤亲军都指挥使司,达鲁

  • 赫舒哩

    读音:Hèshū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松花江、呼兰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何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舒理〕(260)。【人】赫舒哩登库,清镶黄旗人,世居哈达

  • 读音:xìng【音】 又音纂(Zuǎ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 云: “涬,姓。五代有涬寅逊。”未

  • 读音:shū明弘治举人铢炫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读音:tiáo殷民六族有条氏。(见《左传》)

  • 天枯

    读音:Tiānk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沙鉢羅

    读音:Shābōluó【综】 唐贞观时有沙钵罗设苏尼失,见《唐书》(9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。其注称:“唐有沙钵罗·特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