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í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神农氏之裔有州、甫、甘、许、戏、露、齐、纪、怡、向、申、吕等国,见《史记》(11,21,60)。当以国为氏。 ②北周怡峰,辽西人,本姓默怡,避难改为怡氏,见《周书》(6,9,11,17,60)。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辽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河北香河(330)、滦县、陕西富平、青海西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怡宽、北魏时拜羽真,赐爵长虵公(21)。怡心悔,清雍正丙午武举人(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香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,广东之吴川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①其据 《史记·索隐》 注云: “神农后有怡氏。” 此当系出姜姓。②为 “默怡”氏所改。其注引 《周书》云: “北周怡峰,本姓默怡,避难改怡。”

北魏有怡宽; 明代有怡居敬,耀州训导; 清代有怡心海,雍正丙午武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為

    读音:Gōngwéi【源】 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,见《世本》(11,17,60)。【人】 公为珍,春秋时鲁国士官(9,17)。

  • 读音:Yī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楊鄧

    读音:Yángdèng【源】云南白族双姓(138)。白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有载,白族“双姓” (复姓)之出,与招郎入赘的婚俗有关,有的入赘者的后代既用母亲的姓,又用父亲的姓,合起

  • 读音:liáo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聊(故城在今山东聊城),子孙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【望】 颍川(17,60),河内(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

  • 必嚕岱

    读音:Bìl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别剌歹”。

  • 卓佳

    读音:Zhuōjiā【综】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卓佳氏(259)。又,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卓嘉氏(256),〔卓嘉〕似即卓佳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Yù喻姓主要是源自俞姓,祖先为黄帝时医官俞跗,其后代遂以俞为姓。南宋时,俞姓人俞樗聪明好学,举为进士,博闻强识,无所不知,皇帝喜欢他样样知喻,就将喻姓赐给他,俞姓子孙于是便以喻为姓。喻姓

  • 天枯

    读音:Tiānk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瑪拉特

    读音:Mǎlātè【综】清蒙古人姓(254)。玛拉特松筠,清蒙古正蓝旗人,乾隆中内阁学士,兼副都统,嘉庆中官至武英殿大学士(61,7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云: “蒙

  • 读音:shī春秋时有诗国,亦作邿。(见《左传·杜预注》)以国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