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吾
【源】 源自己姓。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,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,以国为氏(4,6,7,9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己姓之国,夏时诸侯伯,祝融之后。” 《史记·楚世家》载: 陆终六子,“其长,一曰昆吾,二曰参胡,三曰彭祖,四曰会人,五曰曹姓,六曰季连。”“昆吾氏,夏之时尝为侯伯; 桀之时,汤灭之。” 昆吾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西三十里。
【源】 源自己姓。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,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,以国为氏(4,6,7,9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己姓之国,夏时诸侯伯,祝融之后。” 《史记·楚世家》载: 陆终六子,“其长,一曰昆吾,二曰参胡,三曰彭祖,四曰会人,五曰曹姓,六曰季连。”“昆吾氏,夏之时尝为侯伯; 桀之时,汤灭之。” 昆吾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西三十里。
读音:Báishí【综】 《神仙传》有白石生,中黄大夫之弟子,常煮白石为粮(6,7,12)。张澍按:白石非复姓(26)。今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以事为氏”
读音:Hě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ītān明代女真族姓氏。《朝鲜李朝实录》 收载。此姓金代则作“石盏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Jiǒ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 迥克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迥克。
读音:Duōlàn’gé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多兰葛”云: “《唐书》: ‘回纥九姓,一曰多览葛。’亦作‘多滥葛’,又作‘多腊葛’ ……以部族为姓氏。”
读音:Chénxiān【音】 沈音沉(Chén)(60)。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沈纤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)及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沈瀸〕(15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沈,或作 “沉”
读音:Róngzhōu【源】 高阳氏时允格(相传为古帝少昊之裔)之后有戎州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
读音:wù【综】 物奴,宋淳熙年中进士,昌化(故城在今浙江临安昌化旧城)人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Jiǎng蒋姓以国名为姓。西周初期, 周公第三子伯龄被封于蒋,建立蒋国。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, 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为姓。少数民族如满、蒙古、回、土家族中也有蒋姓, 大概是民族融合所致。秦时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