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ōng

【源】 ①相传舜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有东氏(17,21)。②相传伏羲之裔东蒙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高丽人有北氏、东氏,其先必以方位为氏(7)。④土族什东加氏后改为东氏(195)。⑤台湾土著(65)、满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平原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东富,汉时泾州人,官中郎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昌乐、东平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土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舜七友东不訾之后。望出平原。” ( 《尸子》 作 “东不识”、“伏羲氏后”)。②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“中国有东、西、南氏,高丽有此氏。其先皆以方为氏。”方,当指方位、方向。③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源于东方氏。” ④藏族之东姓,源于古民族,以族名氏。传说有一神猴,与魔女结为夫妻,生下六只小猴长大后繁衍后代,进化成人类,分作六个支系,此即藏族远古时的六个氏族,其中有东氏。(《中国人的姓名》)。⑤土族语有 “什京加孔”,即什东加人,意为有羊圈的人。什东加人以养羊著称,遂以技为姓。取“什东加” 中间音谐“”字而为单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óu【源】 见《玉篇》(62,63,80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dào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道国(故城在今河南确山东北20里故道城镇)为姬姓国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12,17,60)。②宋、元、明时云南勐泐主之姓,系傣族(436)。③蒙古族姓(369)

  • 孫都思

    读音:Sūndūsī【综】 第26代衍圣公孔希学之继配夫人 为孙都思氏,见《阙里文献考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Mì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【变】 亦作〔汩(Gǔ)〕(76,86),误。【人】 汨澄,明时浔州(故治在今广西桂平)人,正德中任彭泽县主簿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
  • 耶指

    读音:Yēz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Kǔn【综】阃立道,明永乐年间江西上高县丞(15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阃,门坎; 或指妇女所居之处,疑即以地方为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kūn;

  • 戈麥

    读音:Gēmài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婆羅

    读音:Pó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称:“《北史》有婆罗·化;《五代史》有婆罗·阿卜珍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干己

    读音:gān jǐ【源】 春秋时陈大夫干征师食采于干己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12,21)。【变】 《奇姓通》作〔于己〕(20),误。【人】 干己衍,汉时京兆尹(9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
  • 野咥

    读音:yě zhì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(7,60,62)。亦作〔虵咥〕(7)、〔吔咥〕(7,12,60)。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姓。一作 ‘虵咥’; 又作 ‘吔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