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拔
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读音:sān kàng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时宋微子启(商纣王之兄)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7,60)。②三伉为春秋时卫邑,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,支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三
读音:Yúwé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古鲜卑族有宇文氏,后融为汉族。疑此由宇文氏而改。)
读音:Sùp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汉代匈奴部落名。《辞源》有载;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遫僕”。
读音:jiǎn汉末有勾章尉检某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hè今之鹤姓,出于元鹤寿之后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鹤寿,本名吾都不,五院部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gōng sūn《汉书·艺文志》:宫孙子十八篇。颜师古注:“宫孙,姓也。”
读音:yōu【源】 ①周时燕国始君召公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及《姓苑》(17)。攸,春秋时楚大夫之采邑,即古攸县(故城在今湖南攸县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燕郡(17,418)。
读音:Luó【源】 ①颛顼帝之子祝融之后,妘姓,受封于罗(故城在今湖北宜城西10公里罗川城),后徙枝江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7,9,11,12,17)。一说,春秋时罗国与楚国同姓,子爵熊姓,后灭于
读音:Zhāolún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,汉意为“石头”,因住在石滩上而得氏; 或称: 死后被埋石下,其后以石为氏,遂称“昭伦”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读音:Mǔyǎ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云: “系出田氏,齐宣王封弟于母仰,以绍胡公之祀,赐姓胡母氏,其后分三姓: 胡母、母仰、母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