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蘭哈特
【综】 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乌兰哈特氏(259)。乌兰哈特德楞额,清满洲正蓝旗人,嘉庆中官至成都副都统(61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。清嘉庆时成都副都统德楞额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当为蒙古族姓,乌兰哈特,以为“乌兰浩特”之别译,汉意为红色的城,当以地为氏。)
【综】 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乌兰哈特氏(259)。乌兰哈特德楞额,清满洲正蓝旗人,嘉庆中官至成都副都统(61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。清嘉庆时成都副都统德楞额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当为蒙古族姓,乌兰哈特,以为“乌兰浩特”之别译,汉意为红色的城,当以地为氏。)
读音:Mín【综】 原为缗氏,因避唐李世民之名讳,改为緍氏(80)。亦见《姓解》(9)、《集韵》(8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解》注云:“系缗姓分族。”
读音:Wū'nǔh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乌努呼哲僧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察哈尔,以从征耿精忠有功,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
读音:tuì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佤族姓。以祖先名为姓。居云南西盟永广寨(1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
读音:Yàěrzī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敖沃勒哈拉,汉姓为杨、阎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敖拉哈拉,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“杨”、“阎”而为单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有载,
读音:Hào【源】 鄗,邑名(故城在今河北柏乡北),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春秋时晋有鄗地 (在今河北柏乡县),以地名为氏,一说
读音:Zǐy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云: “鲁季桓子生穆叔,其后为子扬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即子杨氏。春秋时楚有子杨灶。”一作“子杨”
读音:féng【音】 又音Féng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商诸侯逢伯陵之后(6,21,60)。②系自妫姓。舜裔之后陈公族中有逢氏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长乐(17,418),北海
读音:Mùlán【源】 木兰氏,任城人,见《姓苑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 注云:“木兰氏,任城(今山东济宁)人。”或作“沐蘭(兰)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今
读音:xì zhōu【源】 春秋时晋郤豹之孙步扬,生郤州(即郤犨),因氏焉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晋郤豹孙步扬生郤州,因氏焉。” 郤州,
读音:Hóuhài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北魏有侯亥氏,后改为亥氏。”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,无此侯亥氏,而载“次弟为侯氏,后改为亥氏”。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