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ì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,食采于甯(故城在今河南修武,或今获嘉),季亹弟顷叔生跪,以邑为氏(6,7,9,12,17)。②唐时西原(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)蛮豪有此姓(7)。③清满洲人姓。世居辽宁海城西牛庄(23)。④彝(130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与宁通(17,60)。【望】 齐郡(418)。【布】 四川垫江(337)、中江(345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安徽天长、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甯戚,春秋时卫人,齐桓公时相国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四川之合江、南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傣族、壮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秦甯 (宁)公之后也。”此以谥为氏,系出嬴姓。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尚友录》 云: “卫康叔之后,至成公生李亹,食采於甯 (宁),以邑为氏。”此则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壮族》 摘引 《新唐书》 云:“西原蛮……有宁氏者,相承为豪。” 以为壮族之先。

或作“��”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“��”、 “”皆收,以为两姓),又作“”,今统简作“”。

一音níng,亦现行姓氏。俗读音变而分族。

《姓氏急就篇·注》载: “卫武公之后有甯速、俞、殖、喜; 又,齐有甯戚; 周有甯越。或与 ‘寧’ 通,汉甯成,《史记》作寧成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緩稽

    读音:Huǎnjī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

  • 將匠

    读音:Jiāngjiàng【源】 汉官有将作少府(掌土木建筑之官),改为将作大匠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【变】一作蒋匠(91)。【人】将匠彧,三国时吴中散大夫(6,21)。

  • 读音:Bō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罕见姓(不念bāo)。现代南方有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ǔ【源】 ①申,周时姜姓国,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。申伯为周宣王母舅,申国之伯,周卿士,其后有宇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,17)。②宇文氏后有改姓宇氏者

  • 读音:gē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为歌滥、歌逻、歌咄施等姓所改(62)。【布】 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未

  • 索那

    读音:Suǒnā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周延

    读音:Zhōu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讷殷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周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讷殷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或改为单

  • 读音:tóng匈奴大当户有铜姓。(见《汉书·電光传》)

  • 读音:Lǎn【源】 古帝颛顼玄孙彭祖之后有览氏(8,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)。【望】 彭城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彭祖之后有

  • 卧九特

    读音:Wòjiǔ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卧九特氏(259)。一作〔卧九忒〕(260),又,清镶黄旗满洲马甲诺里忒之妻为窝觉特氏(260),〔窝觉特〕似即卧九特之异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