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ǎn

【源】 见《风俗通》(1,17)。【望】 平昌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管(91)。【人】 筦苏,春秋时楚人(17,60)。筦路,汉时琅邪人,官至御史中丞(17,60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同“”,春秋时楚大夫莞苏,亦作管苏; 汉御史中丞莞路,亦作管路(分别见《国语》、《汉书》),是“”与“” 同。②或同 “”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 (筦),一说即为“管氏。”

参见“”、“”二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諤勒哲

    读音:Èlèzhé【源】 元人姓。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祖妣谔勒哲氏封王夫人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祖妣,谔勒哲氏。”“以姓

  • 須遂

    读音:Xūsuì【源】 舜之后裔封于遂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遂城),子爵之国,其国有四族,其一为须遂,因有须遂氏(6,11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

  • 读音:Dèng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商王武丁封其叔父于邓,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氏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古有邓国,本曼姓,其后世以国名为姓氏。三是为李姓所改。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

  • 勿鄧

    读音:Wùdèng【源】 唐时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注:“复姓。南蛮族之姓。《唐

  • 察台

    读音:Chátá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察克台〕(24,63)。【人】乞台,察台氏,元中为钦察卫百户,从土土哈征叛王失烈吉及乃颜有功,升千户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

  • 读音:Yáo【源】 咎繇,即皋陶(东夷首领),其后有繇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5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睾、〔��〕(17)。【人】 繇延,汉时西郡督邮(21)。繇

  • 瑪古斯

    读音:Mǎgǔsī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玛古斯平第,清正黄旗人,任都统三等男(23,63)。

  • 读音:Bì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

  • 喀勒達蘇

    读音:Kālèdás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乌喇、黑龙江、索伦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达苏〕(180,260)。 ②清满洲镶红旗中有嘎尔达苏氏(259)、〔嘎

  • 范姜

    读音:Fànjiāng【综】 系范、姜两单姓合成,祖籍福建宁化,广东陆丰等地(236)。台湾多数县市均有此姓,尤以桃园多此姓,约占全省范姜姓人数81%(64,68,261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