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臧孙

臧孙

读音:zāng sūn

姬姓。鲁公子驱食采于减,其后谓之臧孙,因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系为氏》)

▲<春秋鲁>臧孙许,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三河(28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Yá【音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台湾苗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老河口,河北之黄骅

  • 阿約

    读音:A-yuē【综】 彝族姓。乌玛纳毅、曲比等家支中均有阿约姓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井强六斤

    读音:Jǐngqiángliùjī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其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井疆六斤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 ①童国之后(17)。东汉时有侯国僮,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童国或即僮国。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(12,15,60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 丹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

  • 读音:Shǎ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辽宁之昌图,湖北之老河口,安徽之泾县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

  • 燭龍

    读音:Zhúlóng【综】唐时吐蕃部姓,有烛龙莽布支,见《唐书》(51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有烛龙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巴阿鄰

    读音:Bāēlín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元史》(399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布】 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有此姓(384)。【人】 豁儿赤兀孙,巴阿邻氏,以言语动部众归附元太祖,见《

  • 读音:Zhē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古今姓氏收辨证》注云:“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,其一曰蒧氏。”邵氏《姓解》曰:“蒧与箴皆音‘针’。”疑葴、蒧、箴,本一姓,传抄之误,后因

  • 尼者

    读音:Níz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