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舒嚕

舒嚕

读音:Shūlū

【源】 ①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按,辽有述律氏,其先从萧后入突厥,及后还而其族留,至辽为述律氏(57)。清称之为舒噜氏。故清蒙古八旗舒噜氏系源自述律氏。②满洲八旗中亦有此姓(259)。【变】 满洲镶蓝旗中有舒鲁氏(259),镶蓝旗蒙古护军德玛图之妻为苏鲁氏(260),〔舒鲁〕、〔苏鲁〕等似均为舒噜之异译。【人】 舒噜金柱,清蒙古镶蓝旗人,由三等轻车都尉从征福建阵亡,赠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辽代为回鹘族姓。《续通志》 注云: “回鹘诺苏之后。太祖后族。” 或别为舒穆噜氏。②清代蒙古族亦有此姓。《清通志》 收载,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五代史》 注云: “五代史·卷一三七》 有舒噜氏。” 所惜未道其详。然由此可知舒噜氏不自辽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許兀慎

    读音:Xǔwùshèn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)。许兀慎,又译〔许慎〕、〔旭申〕、忽神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(397),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学顺〕(24)。【人】 博尔忽,许兀慎氏

  • 豐佳

    读音:Fēng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玛克丹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丰(180)。②亦作〔豊佳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、玛克丹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读音:shǐ【源】 相传黄帝庶子苍林生始均,居北地,后有始氏,见《路史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 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,上海嘉定(351)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展輿

    读音:Zhǎnyú【源】 系自曹姓。春秋时莒黎比公次子展舆之后(8,17,60)。历史上罕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莒后有展舆氏。”莒为赢姓之国,故此当系出赢姓。

  • 南公

    读音:nán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南公氏(6,21,60)。【人】 南公子,战国时人,著书30篇,言五行阴阳事(6,12,17,21)。南公揭,秦武王时人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

  • 叱卢

    读音:chì lú高车十二姓,有叱卢氏。(见《魏书》)叱卢氏,改为叱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▲<西秦>叱卢乌孤拔,建威将军。

  • 读音:Zhuó【源】 ①商时有浊侯国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浊水,源出齐郡厉巨山东北,入巨鹿,以水为氏(7,60)。③浊繇氏之后有浊氏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浊贤,汉时

  • 阿思布

    读音:Āsībù【源】 回纥族九姓,即回纥氏、仆固氏、浑氏、拔曳固氏(即拔野古)、同罗氏、思结氏、契苾氏、阿思布氏、骨仑氏(17,19,21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

  • 读音:Shā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变】 一作萨(30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 “宋有讚坦罗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