蕩
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子之公子荡之后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7,9,17,21,60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顺德(363)、贵州赤水(44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荡意诸,宋昭公之臣,司城,公子荡之孙(7,17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广西之田林,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考》云:“出(自)子姓。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睢阳。”
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子之公子荡之后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7,9,17,21,60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顺德(363)、贵州赤水(44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荡意诸,宋昭公之臣,司城,公子荡之孙(7,17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广西之田林,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考》云:“出(自)子姓。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睢阳。”
读音:gāi见《姓苑》。出少昊子该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Chūtiēduō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读音:q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15,60)。唐置衢州(故治在今浙江衢县),或以州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江陵(17,60,418)。【人】 衢通,明时江西人,正德中福建建阳县县丞(15,2
读音:Sānwē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注云: “危姓出自三危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gō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2,15,17)。汉有躬吾君,躬姓当为其后(60,62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初见於何承天《姓苑》。《姓氏
读音:Xú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徐吉和罗(23,63,180,260)。当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后改为徐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徐吉和罗地方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
读音:Pútuó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宋史》注云: “即蒲陁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诸暨(36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
读音:Yě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唐宇文士及之先姓野头氏,后改赐宇文氏。”
读音:Gélè’ěr【综】清镶黄旗蒙古马甲永贵之妻为格勒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