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ùn

【源】①东晋末西秦将军论叔达之后(62)。②唐时吐蕃称宰相为论。大相曰论茝、副相曰论茝扈莽,各一人。亦号大论、小论,又总号曰尚论掣逋。唐太宗时,吐蕃大论薛东禄赞,始入朝,太宗以琅邪公主外孙妻之。其子钦陵生弓仁,授左玉钤大将军,封酒泉郡公,始以其世官为论氏(6,7,11,12,242)。 【望】酒泉(17,418)。 【布】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论九令,宋时华州人,登科(21,62)。论中立,明时同州人,宣德中长沙府经历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论氏,去声。吐蕃大姓。禄东赞生论钦陵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其据《西秦录》 云:“ 《西秦录》有将军论叔仁,后以为氏。”②其引 《唐书》 云: “吐蕃称宰相曰 ‘论’,太宗时吐蕃大论薛禄东赞始入朝。”后以官为氏。望出武威。

音从 《汉语大字典》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,音 “平声”,lún。

唐代有论弓仁,吐蕃族,朔方副大使; 又有论惟明; 明代有论中立,长沙经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ū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脩为修之异体,作为姓,与修同源,但后世已分为二姓。【望】 永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脩炳

  • 博嘎爾

    读音:B.gāěr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名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延丘

    读音:Yánqiū【源】 延丘,故地名,在今河南濮阳东,因春秋时吴国公子延陵季札息于此丘得名,后乃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又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地名,在豫阳县东,因延陵季

  • 读音:C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四川成都(91)、陕西扶风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台湾、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土別燕

    读音:Tǔbiéyàn【源】 蒙古人姓,见《元史》(57)。土别燕系元时克烈部之一支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亦译〔土别干〕、〔土伯夷〕、〔秃伯〕或拓跋等(397)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布延〕(24)

  • 富森

    读音:Fùsē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开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开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Dò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

  • 亦憐真

    读音:Yìliánzhē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亦怜真·班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“亦”引清张澍语曰: “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。”是“亦怜真”,元

  • 勒總

    读音:Lèzǒng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。汉意为“金”。此姓系陇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gū【源】 ①姬姓之后有觚氏(60,62,63)。②鹑觚,汉置县(故城在今甘肃灵台)(21,60,62)。又,辽西有觚竹城(即孤竹,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)(21)。或以地为氏。③一说,即孤氏(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