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ēng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酆侯之后,去邑为丰氏(8,17,62)。②郑穆公之子公子丰之后,以字为氏(11,12,60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丰佳氏之后改为丰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傈僳族以蜂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别饶时,汉姓为丰(148,149,150)。⑤彝族井母氏,汉姓为丰(333)。⑥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松阳(17)、招阳(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丰施,郑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、昌乐、鱼台,内蒙古之乌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苗族、拉祜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载: “高辛氏时有丰侯且”,当为丰氏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 《左传》郑穆公子丰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松阳。” (按: 穆公之子皆以王父字为氏,公子去疾字子良,其后为良氏。良霄、良止是也; 公子喜字子罕,其后为罕氏,罕虎、罕魋是也; 公子騑字子驷, 其后为驷氏, 驷带、 驷乞是也;公子偃字子游,其后为游氏,游吉、游眅是也。以至子孔、子国、子印、子然皆然。惟公子丰无字,其后为丰施、丰卷并以名为氏。) ③或为酆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系出姬姓,文王子封于酆,后去邑为氏。” ④系清代满族姓丰佳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春秋时鲁有丰点; 宋代有丰稷,徽宗时御史中丞; 明代有丰庆,河南布政使; 当代有丰子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kū【源】 ①西羌有枯姓,见《南凉录》(60,62)。②唐时契丹酋长枯莫离(60,61),姓枯。【变】 唐武后时赐契丹酋长枯莫离姓李,见《旧唐书·北狄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台

  • 補祿

    读音:Bǔlù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英贤传》云: “晋惠帝时殿中中郎将补禄彪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引作“晋惠帝时有殿中中郎将补禄文”。与郑注不同。)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黄帝裔孙封于郦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东北),后因以为氏(7,12,15,17)。【望】 新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郦食其,汉时陈留高阳人,高祖时说客,后

  • 读音:Shí【音】又音时(Shí)(17)。 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,63)。 【望】巨鹿(17,418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

  • 读音:zhān黄帝臣鳣先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

  • 漕丹

    读音:Cáodā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曹丹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丞为官称,因官而氏(63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亦见于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。未详其源。“汉有丞德”。

  • 郭爾本

    读音:Guōěrběn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满八旗姓》作“郭勒本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盧妃

    读音:Lúfē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63,80)。张澍考证,卢妃氏宜作卢奴氏,以地为氏,妃、奴字形近而误(26)。今姑录此备考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帕姆

    读音:Pàmǔ门巴族姓氏,属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