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康王封唐叔虞(武王之子、成王之弟)之少子公明于贾(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之贾乡),为周附庸,谓之贾伯,后以为氏(6,7,9,12,17)。②晋灭贾国(参见上条),封与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,谓之贾季,亦称贾佗,其后以邑为氏(11,12,17,60)。③女真人姓。女真部族中之贾氏自金时即世居永清,见《永清县志·贾澎传》(71)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嘉佳氏后改为贾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裕固族贾鲁各氏,汉姓为贾(198)。⑥彝(130)、苗(135)、土家(378)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武威(418),洛阳、长乐(17,21,60),临汾(261)。 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2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河南、河北、四川、山西等省多此姓,4省贾姓约占全国汉族贾姓人口61%。 【人】贾华,春秋时晋大夫(7,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壮、彝、满、藏、土家、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(周同姓国),伯爵,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於此。同州有贾城,即其地。或言河东临汾有贾氏是也。为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姬姓。②郑樵又注: “晋既并贾,遂以为邑,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於贾,谓之贾季,其后则以邑为氏。”此亦当系出姬姓。③藏族之贾姓,或分布於甘肃之天祝,由 “贾义” 省改,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。④裕固族之贾姓,由贾勒各氏所改。“贾勒各” 乃裕固族之户族名,或以代姓,后改单姓“”,盖取“贾勒各”之首音谐 “” 而得。

汉代有贾谊,洛阳人; 唐代有贾岛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迪

    读音:Gānd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县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賽夷

    读音:Sàiyī【源】元时西域之族长称赛夷,因以为氏(24,57)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赛音〕(24)。②木八剌,赛亦氏,元至正中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〔赛亦〕似为赛夷

  • 迪姑

    读音:dí gū女真姓。▲<金>迪姑迭,温迪罕部人。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金姓。”疑即 “迪古” 氏。后或改为 “迪”。金代有迪姑迭。

  • 读音:Bǎn【源】 古水名,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流至今商丘北,自晋以来被认为是汴水下流,隋时废汳称汴。或以水名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新余

  • 读音:cǔ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齐有忖乙,管仲杀之。”忖乙,其忖姓之始耶?

  • 攜蒙

    读音:Xiéménɡ【源】 关西复姓,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63)。

  • 傅佳

    读音:Fù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辉发、福宁额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付佳(180)。 ②后改姓傅(18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五达色之妻为傅佳氏(260

  • 是娄

    读音:shì lóu是娄氏改为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Xiāng【综】 见汉史游《急就篇·姓氏章》(68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介休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公山

    读音:gōng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山不狃(一作“弗扰”),春秋时为鲁季氏宰(7,9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