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葉哷
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沈阳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赫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叶勒〕(180,260)。③清正蓝旗满洲闲散阿捕什哈之妻为何叶勒氏,正白旗满洲闲散莽佳图之妻为和叶勒氏,镶黄旗满洲前锋萨尔九之妻为和业勒氏(260),〔和叶勒〕、〔何叶勒〕、〔和业勒〕等似均为赫叶哷之异译。
少数民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沈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②锡伯族姓氏。后改为单姓贺、赫、何,盖取赫叶哷氏之首音谐贺、赫、何等而得。
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沈阳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赫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叶勒〕(180,260)。③清正蓝旗满洲闲散阿捕什哈之妻为何叶勒氏,正白旗满洲闲散莽佳图之妻为和叶勒氏,镶黄旗满洲前锋萨尔九之妻为和业勒氏(260),〔和叶勒〕、〔何叶勒〕、〔和业勒〕等似均为赫叶哷之异译。
少数民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沈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②锡伯族姓氏。后改为单姓贺、赫、何,盖取赫叶哷氏之首音谐贺、赫、何等而得。
读音:Ji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iāo【源】 ①夏禹之后有凋氏(8,60,62)。②或出于雕氏(9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凋成,东晋时后赵石遵部将(7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
读音:Àiyàoshī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wū lú屋庐氏,著书言彭之法,晋贤人。(见《尚友录》)
读音:Suǒch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喇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索彻里〕(180)、〔索彻理〕(260)。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希尔泰之妻为索绰理氏(260),〔索绰理
读音:Chēmén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临淄大夫车门遽之后有车门氏,见《姓苑》(4,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齐临淄大夫车门遽”,疑此与“车遽
读音:Gěngwú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惹列家支,居采洛纳乌(375)。
读音:lí【源】 源自蜀刁逵(一作刀逵)之后。因避难改为刕,见《广韵》(6,9,11,15,17)。【望】 渤海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
读音:jí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即墨(故城在今山东即墨),因以为氏(9,15,17,21)。一说,春秋时鲁后有即氏,其先食采于即墨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60)。 ②春秋时楚公族之
读音:guǎng wǔ出广武君李左车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出广武君陈余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广武,汉李左车封广武君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