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hē

车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自黄帝之臣车区。车区善天文,其后代为纪念他遂以车为姓氏。二是出自田姓,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人谓之车丞相,子孙因以此为姓氏。三是出自嬴姓。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有车姓。四是出自他族改姓,如北魏时鲜卑人车非氏改为车姓。

车姓主要发源于今陕西咸阳,后因仕宦、求学等原因,很多人迁到京兆郡,故后世车姓有以京兆为郡望的。在古代,车姓的望族大多出自鲁国。西汉末年,车姓在北方的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甘肃等地,南方的安徽、湖南等地散居开来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车姓南徙至江苏,并在山东曲阜、陕西西安、安徽寿县、湖南安乡等地形成望族。隋唐五代时期,车姓迁徙到江西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宋末元初迁移到了福建、广东等地。明初,山西谷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到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等地。

车姓历史人物有车千秋,汉代丞相。其本姓田,因上书为太子鸣冤而被越级提拔为大鸿胪。为相十多年,宽厚待人、谨慎自守,年老时皇帝特许他乘车入宫,时人称“车丞相”。车胤,东晋大臣。少时家境贫寒,无钱买油读书,于是捕捉萤火虫,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。成语“囊萤映雪”即由此而来。以博学显于朝廷,累迁丹阳尹、吏部尚书,后因得罪专权的司马元显,而被逼自杀。

车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二十九位。


黄帝臣有车区,秦公族有子车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,以年老,诏乘小车入省中,时号车丞相,子孙因为氏,望出鲁国、南平、淮南、河南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车裩氏、车非氏均为车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<唐>车道政,开元时画家。<清>车无咎,邵阳人,古文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延

    读音:Yányán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前锋赫英额之妻为延延氏(260)。

  • 班麻

    读音:Bānm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。注云: “明有班麻·思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莫特

    读音:Mòt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济兰太之妻为莫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

  • 读音:piáo【音】 又音扑(Pū)(7,15)。又音瓢(Piáo),系非汉族姓,参见朴(Piáo)氏。【源】 东汉时巴郡蛮(即板循蛮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罗、朴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龚(7,9,11,

  • 浮邱

    读音:F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一作“浮丘”。晋代有浮邱伯,道士,尝 “控鹤上嵩山”。

  • 读音:j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2,15,17,2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腱〕、〔竻〕(22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茄罗

    读音:jiā luó姓出《姓苑》。西夏有此姓,一作茹罗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mò【源】 ①鲜卑族姓(60,62)。②吐蕃人姓(60,61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【人】 没未央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

  • 读音:chāi【源】 ①夏禹之后有差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 ②见《风俗通》(1,15,21)。必官差车者之子孙以为氏。春秋时齐、楚均有差车之官职(60,62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《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