轧
见《姓苑》。
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Qìngfǔ【源】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【人】庆父藉,春秋时为楚工正(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《世本》 注云: “楚
读音:Jūluó【综】 晋末十六国后秦(姚秦)时姓,后改为俱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俱” 姓云: “当为俱罗氏所改。”可知有复姓俱罗氏。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音
读音:hé dòu líng纥豆陵氏,代人,孝文改为窦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南三字姓》)魏武命为纥豆陵氏,其归华也,魏孝武复之为窦氏。(见《路史》)梁御因官北边,家于武川,改姓为纥豆陵氏。(见《周
读音:Shìhu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Kèrùdōng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dōng shān以所居为氏。东山皋落氏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Zēngsīēn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属西八个家部落,居甘肃肃南,亦作〔增柯斯〕,清末民初时采用汉姓郑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或称 “增柯斯”。本房族名,以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“郑”,盖取 “增斯
读音:D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读音:gāo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古帝皋陶(一作咎繇)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(60,62)。③彝族姓(13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皐〕(7,12)、〔臯〕(
读音:Zhuō’ěr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阿林之妻为卓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