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ǎi hóu【源】 相传柏皇氏之后有柏侯氏(17,60)。柏成子高,尧时诸侯,其后有柏侯氏(6,7,1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伯侯〕(17)。声变为白侯。又,讹为桓侯(60,62)。【望】 南阳(
读音:Ānní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Fúlǐ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国名为姓氏。隋、唐时称东罗马帝国为拂菻。唐有拂菻罽婆。”
读音:Wúhělǐ【综】 元时西域人姓(33)。
读音:Lù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7)、《姓谱》(17)及《姓苑》(62)。按,彔姓与錄〔录〕姓不同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巩县(301)、临颖(339)、林县(343)、山西代县(335)
读音:jì qi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居于稷丘者以为氏,如闾丘,稷丘之类(60)。 【人】 稷丘子,见《神仙传》(7,9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
读音:Mùsèché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色氏(180)。②一作〔穆色陈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佛阿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
读音:fēi【源】 相传为帝舜之臣伯益之裔,秦国始祖非子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60)。一说,非氏即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即扉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91)。【望】
读音:dǎ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宋时丹眉流国使臣有打吉、打腊,见《宋史》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有此姓(60,62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
读音:Jīnq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美姑、布拖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