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òu

郈姓,现在一般改为“”姓,源自地名。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名郈,后代遂以邑名为氏,称郈姓。后来改写成“”,成为“”姓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
郈姓发源于今山东一带。今甘肃、安徽、湖南均有郈姓人家居住。

郈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末鲁国贵族郈昭伯。历史上流传着他和另一位鲁国贵族斗鸡的故事,后在政治斗争中被杀。

后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位。


【源】 郈,春秋时鲁叔孙氏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南40里)(7)。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,因以邑为氏(4,12,60)。一说,为鲁孝公之子巩之食邑,是为郈惠伯,因氏(17)。【望】 东海(17,60,418)。【变】 郈与后,厚相通(60,62)。【人】 郈敬子,春秋时鲁大夫(4,17)。郈常,汉时少府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寿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亦作 ‘后’。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,因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郈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。望出东海。

春秋时鲁有郈昭伯; 汉代有郈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里洋海

    读音:Wūlǐyánghǎi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乌里洋海氏(260)。又,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里杨嘎氏(259),〔乌里杨嘎〕似即乌里洋海之异译。亦作〔兀里养哈䚟〕、〔乌里养哈&

  • 冬日

    读音:dōng rì【源】 ①相传舜臣伯益(亦作伯翳,佐舜调驯鸟兽,赐姓嬴,佐禹治水有功)之后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晋赵衰之于人,如冬日之可爱,后因以为氏(6,12,17,60)。此说荒

  • 读音:ruò【源】系自允姓。春秋时鄀国(故城在今河南浙川西丹水故城),后灭于秦,子孙以国为氏(7,60,62)。其后迁于南郡鄀县(故城在今湖北宜城东南),楚灭以为邑(17)。其后亦以鄀为氏。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Guī/Guei,Gwe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巩留有此姓(301)。

  • 唐溪

    读音:táng xī少从颍川唐溪典,受左氏传。(见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)注:吴夫概王奔楚封堂溪,因以为氏,典为五官中郎将,唐与堂同也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,

  • 读音:Gǒu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“‘耉’有高寿之意,当以此为姓。”或作“耈”,亦作“耇”。明代有耉秉彝,龙南县丞; 《古微书》载有耉海来。

  • 常寿

    读音:cháng shòu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。(见《世本》)吴仲雍之后有常寿氏。(见《路史》)常寿,姬姓,吴仲雍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xuán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(60,62)。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(60)。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

  • 读音:qiáo黄帝孙侨极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郑公族国侨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來槐

    读音:Láihuái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