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Dùn【源】 顿,春秋时姬姓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西北),楚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5)。【望】 魏郡、云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读音:biǎo【源】 汉时酒泉郡有表县(故城在今甘肃高台西),或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萧山(209)、贵
读音:Qīshū【源】 系自倚(一作猗)姓(6,60)。夏时侯伯(8,60,62),以国为氏。【变】 一作〔栖疏〕(73,76,9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栖疏
读音:Chájiān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Sèmùqíl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色木奇哩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gǒng bó晋大夫巩朔,称巩伯,后有巩伯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Yòulián【源】 宥连,南北朝时北部落名,以部为氏(27,60,62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dà lì jì【源】 ①代北三字姓(21)。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(7,12,17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(12,21,44,60)。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
读音:Húxīlǐ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、虎尔哈、伯都讷等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瑚锡哩”,或作“瑚锡哈哩”。
读音:Tóngtí【源】 《北周造像记》列姓同者80余人,盖皆铜鞮氏之后,或作同提、或同、或同蹄,因以别也(25)。历史上西羌复姓。《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