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诗词古文>朱太倥生平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融

    (467—493)南朝齐琅邪临沂人,字元长。王僧达孙。博涉有文才。举秀才,累迁太子舍人。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,为“西邸八友”之一。欲兴家业,上书武帝求自试,迁秘书丞。帝幸芳林园,禊宴朝臣,使融为《曲水诗序》,文藻富丽,当世称之。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、军主。及武帝病笃,融欲矫诏立子良,事败,郁林王即位,收狱赐死。融文辞捷速,为永明体代表作家。今存《王宁朔集》辑本。

  • 李元纮

    李元纮(?-733年),字大纲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祖籍滑州(今河南滑县),唐朝宰相,殿中监李道广之子。李元纮本姓丙,曾祖时获赐李姓。早年历任泾州司兵参军、雍州司户参军、好畤县令、润州司马、万年县令、京兆尹、工部侍郎、兵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、户部侍郎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,李元纮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,授同平章事,并封清水县男。他担任宰相三年,因与同僚杜暹不和,被罢为曹州刺史,后又调任蒲州刺史,因病致仕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李元纮病逝,追赠太子少傅,谥号文忠。

  • 张琰

    一作张瑛,误。女诗人。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》存张琰诗3首、断句4,其中《春词二首》出《又玄集》卷下、《才调集》卷一〇;《铜雀台》一首出《文苑英华》卷二〇四、《乐府诗集》卷三一;残句皆出《吟窗杂录》卷三〇。

  • 王氏女

    (?—874)翰林学士王徽之侄女。寓居常州义兴县湖洑渚桂岩山。好清静无为之道,工词翰,善琴。及长,誓志不嫁。常持诵道经。僖宗乾符元年(874),留诗一首而卒,时传为仙去。事迹见《太平广记》卷七〇引《墉城集仙录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李夫人

    五代时西蜀人。名门之女,未详世胄。善属文,尤工书画。后唐郭崇韬伐蜀得之。夫人以崇韬武弁,常郁悒不乐。月夕独坐南轩,见竹影婆娑可喜,即起挥豪濡墨,模写窗纸上,生意俱足。自是人间效之,遂有墨竹。

  • 陈祖范

    陈祖范,清学者、文学家。字亦韩,号见复,常熟人。雍正元年(1723)举人。这年秋天礼部会试中式,生病,没有参加殿试,后回到江南,闭门读书。几年后,雍正诏书天下,广开书院,好多大官争相延聘陈祖范去书院教书。他教书有方,但教了一二年就辞去不干了。他说,学生读书都为了做官,考不中进士就说你书教得不好,师道难立。我不想做官,和他们同列,觉得很难为情。朝廷举荐经学通儒,陈祖范被列榜首。因年老,不就职,赐国子监司业。

  • 林杰

    林杰(831—847)字智周,福建人,唐代诗人。小时候非常聪明,六岁就能赋诗,下笔即成章。又精书法棋艺。卒,年仅十七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两首。《乞巧》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。农历七月初七夜晚,俗称“七夕”,又称“女儿节”“少女节”。是传说中隔着“天河”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。过去,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,所谓乞巧,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。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,如果线从针孔穿过,就叫得巧。这一习俗唐宋最盛。

  • 李好古

    李好古,南宋词人。生平不详。自署乡贡免解进士。清吟阁本《阳春白雪》载:“好古字仲敏,原籍下郢(今陕西渭南县东北),可备一说。”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《八声甘州》、两首《江城子》里的自述推断,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。少年有大志,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,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,于是乘船千里,到扬州一带游览。又据其《酹江月》:“四十男儿当富贵,谁念漂零南北”,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,到处流浪。

  • 赵元镇

    ( 1085—1147)解州闻喜人,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。徽宗崇宁五年登进士第,对策斥章惇误国。高宗即位,历任右司谏、殿中侍御史,陈战、守、避三策,除御史中丞。绍兴四年,擢参知政事,力荐岳飞出师复襄阳,旋以知枢密院事督川、陕军事。未几,拜右相。五年,升左相,与右相张浚论事不合,出知绍兴府。七年,复左相,反对与金议和,为秦桧所倾,累贬潮州安置,移吉阳军,绝食而死。谥忠简。有《忠正德文集》。

  • 俞桂

    字希郄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)人,宋代官吏、诗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一作端平二年(1235)进士。曾在滨海地区为官,做过知州。他与陈起友善,有诗文往还。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,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,而时有独到的发现。文字清畅,亦富于诗情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