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诗词古文>周有声生平

周有声生平介绍

(1749—1814)湖南长沙人,字希甫,号松冈。乾隆六十年进士。由内阁中书累迁大定知府,历思州、思南、贵阳三府,署江苏松江、苏州二府,总理下河工务。以干练称,以劳卒官。工诗,有《东冈诗剩》。>>查看周有声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方

    东晋会稽人,字公回。初为小吏。为诸葛恢所识,荐郡功曹主簿。王导辟为掾,迁司徒参军事。求补远郡,欲闲居著述,补高梁太守。以年老,弃郡归。卒于家。有《五经钩沈》、《吴越春秋》等。

  • 昙伦

    (?—626)隋唐时僧。汴州浚仪人。俗姓孙。年十三出家。受戒后,不读经礼佛,唯闭房不出,行住坐卧唯以念心为志。隋文帝仁寿二年,召住京师大庆严寺。卒年八十余。其参禅之偈,六祖慧能曾称之。

  • 阴行先

    (?—730前)唐武威姑臧人。张说妹婿。初补陈州司仓,不乐而辞之。玄宗开元初,张说刺相州行先为从事,常陪吟咏。又为宜城公主记室参军,迁长河令。迁蔚州别驾,入为庆王友,转太子中允。官至国子司业、邠王府长史。卒年七十五。

  • 邢允中

    明州奉化(今浙江奉化)人。宪宗元和间官左班殿直、监盐酒商税务。《四明诗干》卷中载邢允中事迹,并存其诗2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吴儆

    吴儆(jǐng)(1125~1183)字益恭,原名备,字恭父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与兄吴俯讲学授徒,合称“江东二吴”。高宗绍兴二十七年(1157)进士,调鄞县尉。孝宗乾道二年(1166)知安仁县。淳熙元年(1174),通判邕州。淳熙五年(1178),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。以亲老奉祠。淳熙七年(1180),起知泰州,寻复奉祠。淳熙十年(1183)卒,年五十九,谥文肃。张栻称他“忠义果断,缓急可仗。”

  • 穆脩

    穆脩(九七九~一○三二),字伯长,郓州汶阳(今山东汶上)人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一○○九)赐进士出身,调泰州司理参军,一说海州。又贬池州。后官颍州文学参军,徙蔡州。仁宗明道元年卒,年五十四。曾倡异古文,并从陈抟受易数学,为宋理学之先导。有《河南穆公集》三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二有传。穆脩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述古堂影宋抄本《河南穆公集》为底本。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、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、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、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、《宋百家诗存》本,有关异文也予出校。

  • 邹德溥

     江西安福人,字汝光,号四山。邹德涵弟。万历十一年进士。官至司经局洗马。其所居为锦衣卫千户霍文炳故居,以发其藏金,为东厂所劾,革职追赃。有《易会》、《春秋匡解》、《畏圣录》。

  • 邹方锷

    江苏金匮人,字豫章,号半谷、笠溪。乾隆时举人。善为散体文字,工行楷。有《大雅堂集》。

  • 朱文藻

    (1735—1806)浙江仁和人,字映渭,号朗斋。诸生。精六书金石之学,又通史学。王杰延之入京,佐校《四库全书》。游山东,阮元、孙星衍与之合作,成《山左金石志》。王昶著《金石萃编》,亦得其校正之力。在浙又分编《两浙輶轩录》、《嘉兴府志》。另有《碧溪草堂集》等。

  • 周维德

    周维德,字湘湄,浙江山阴人。张师济室。有《千里楼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