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诗词古文>贾至生平

贾至生平介绍

贾至(718—772)字幼隣,唐代洛阳人,贾曾之子。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,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,年五十五岁。擢明经第,为军父尉。安禄山乱,从唐玄宗幸蜀,知制诰,历中书舍人。时肃宗即位于灵武,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。至德中,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,肃宗惜去荣材,诏贷死。至切谏,谓坏法当诛。广德初,为礼部侍郎,封信都县伯。后封京兆尹,兼御史大夫。卒,谥文。至著有文集三十卷,《唐才子传》有其传。>>查看贾至的诗词古文

介绍

  贾至(718—772)唐代文学家。字幼邻(或麟、隣)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,与高□、独孤及等交游。天宝末任中书舍人。安史乱起,随玄宗奔四川。乾元元年(758年)春,出为汝州刺史,后贬岳州司马,与李白相遇,有诗酬唱。代宗宝应元年(762),复为中书舍人,官终散骑常侍。

  贾至以文著称当时,甚受中唐古文作家独孤及、梁肃等推崇。其父贾曾和他都曾为朝廷掌执文笔。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,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。玄宗赞叹“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,可谓继美”(《新唐书·贾至传》)。他所撰册文,当时誉为“历历如西汉时文”(李舟《独孤常州集序》)。韩愈弟子唐皇甫□说:“贾常侍之文,如高冠华簪,曳裾鸣玉,立于廊庙,非法不言,可以望为羽仪,资以道义。”(《谕业》)指出了贾文典雅华瞻的风格特点。

  贾至与当时著名诗人、作家有广泛交游,也有诗名。其诗风格如其文。《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》陈述途中感慨,“直叙时事,煌煌大文”(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),而与王维、杜甫、岑参一起唱和的《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》则高华工整,得意歌颂。但在贬岳州后,诗风变化。《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》三首,词句清丽,意境悠远。《寓言二首》更以芳草美人寄喻遭际不遇,古雅而有风骨。所以杜甫曾称其诗“雄笔映千古”(《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》)。

  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贾至集》20卷,《别集》15卷,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,《全唐文》存文3卷。事迹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

生平

  贾至,长乐(今河北冀县)人,(一说河南洛阳人)。字幼邻。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(718),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(772)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(735)乙亥科状元及第。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,同榜有李颀、萧颖士等。考官:考功员外郎孙逖。

  贾至生于官宦家庭。父贾曾官至太子舍人和礼部侍郎。贾至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,拜为起居舍人,中书舍人。将军王去荣因擅杀县令,依法当斩。但是,肃宗因惜其才下诏免死罪。贾至谏之,反对赦免王去荣。后被贬为岳州司马,又升为尚书左丞、礼部侍郎,代宗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。大历七年,死于右散骑常侍任上。终年五十五岁。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。

  贾至才学出众,为官清正。有诗文集三十余卷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玄

    王玄,字眉子,王衍之子,王澄的侄儿,后代理陈留太守,大行威罚,被害。

  • 李林甫

    李林甫(683年-753年1月3日),小字哥奴,祖籍陇西,唐朝宗室、宰相,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,画家李思训之侄。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,早年历任千牛直长、太子中允、太子谕德、国子司业、御史中丞、刑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、黄门侍郎,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,加授同三品。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,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。他大权独握,蔽塞言路,排斥贤才,导致纲纪紊乱,还建议重用胡将,使得安禄山做大,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。

  • 薛珏

    薛珏,字温如,唐河中府宝鼎县人(今万荣县荣河镇一带),薛珏出身于官宦世家,祖父薛宝胤,担任过邠州刺史;父亲薛纮,担任过蒲州刺史。朝廷因为他祖辈的功绩,就赏给薛珏一个出身,不必通过科举就能做官。他青年时代,先后担任过懿德太子庙令、乾陵台令、太子中允、渭南尉、昭德县令等官职,在朝廷的考察中,经常名列第一。不仅工作能力强,而且清正廉明,深得朝廷赏识和百姓爱戴。任昭德县令时,百姓还准备给他立碑纪念,薛珏坚决地推辞了。后来,朝廷委任他为楚州刺史,兼该州的营田使。

  • 周存孺

    生平不详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王璋

    宁国路宣城人,字敬叔。王圭弟。与圭并以诗名。

  • 唐毅夫

    [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]字、里、生卒年及生平均无考,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。工作散曲,有怨雪一套,今存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。

  • 李文蔚

    李文蔚,元代戏曲作家。生卒年、字号不详。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。从元好问、李治、张德辉等金遗老游于封龙山。至元十七年(1280)后,曾寄书白朴,时白已五十五岁,其年岁当相近。白朴有题为“得友人王仲常、李文蔚书”的〔夺锦标〕词,其中写“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,青衫未免沾湿”,可知李在官场曾受挫折。李文蔚著有12种杂剧,现存3种:《同乐院燕青博鱼》、《破苻坚蒋神灵应》和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。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“如雪压苍松”。

  • 袁华

    苏州府昆山人,字子英。工诗,长于乐府。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有《可传集》、《耕学斋诗集》。

  • 祝书根

    字味三,名诸生。为人诙谐倜傥,有东方曼倩之风。酒肆茶寮,足迹殆遍。中年尝客李观察经楚幕中,易代后旋里,与祝丹卿吏部等,共结陶社。善推敲,人有以诗就政者,一时有诗医之称。年六十馀卒。

  • 李好古

    李好古,南宋词人。生平不详。自署乡贡免解进士。清吟阁本《阳春白雪》载:“好古字仲敏,原籍下郢(今陕西渭南县东北),可备一说。”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《八声甘州》、两首《江城子》里的自述推断,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。少年有大志,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,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,于是乘船千里,到扬州一带游览。又据其《酹江月》:“四十男儿当富贵,谁念漂零南北”,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,到处流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