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旋覆花(包煎)、代赭石各三钱,炒吴茱萸一分,黄连六分,制香附二钱,半夏、陈皮各一钱半,沉香汁(冲)二匙。先用竹茹四钱,鲜枇杷叶(去毛)一两,煎汤代水,再入诸药煎服。治痰涎壅甚,心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磁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小儿头发稀疏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三:“夫足少阴为肾之经,其荣在发。小儿禀性少阴,血气不足,则发疏薄。”宜内服地黄丸。
皮肤针之一。将毫针集簇成丛,外加捆扎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脑鸣的别称。《四科简效方·内科通治》:“头响即脑鸣也。”详见脑鸣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指伤寒的本证、标证及其受病的先后情况。明·陶华《伤寒家秘的本》卷二:“……标者,病之梢末;本者,病之根本。先受病为本,次受病为标……。”参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天台(今浙江天台)人。撰《药书》10卷,已佚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人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渍于眦,使睑赤烂至大不瘥,故云胎赤。”属胎风赤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