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。自觉耳中作胀,或兼疼痛。治宜清肝胆实热。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(磨水冲服)。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即五脏所主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玉簪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下部肢体肿胀疼痛。《类证治裁·身痛》:“下体肿痛,脉浮,自汗,恶风者,多由卫气不固,风湿侵袭所致。治宜祛风湿,兼固表,方用防己黄芪汤、五皮饮等;痛而大便不通者,宜厚朴七物汤微利之。”
运气术语。五年循环一周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终地纪者,五岁为一周。”
病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肠痫之为病,不动摇。”参痫条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九。指丹毒之严重者。详丹毒条。
书名。见《明史·方技》。明·吕复撰。已佚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又名白睛飞血,俗称铺红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:“飞血者,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。由肝藏气虚,为风热所乘,致血飘溢,散络白睛,势若飞驰,故谓之飞血。治法宜镇肝气,平心火
【介绍】:见陈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