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狗舌草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作者收辑元至清代医家医论、治法、治验,分门别类整理而成。卷1医论集,以阐述医理为主;卷2脉要集;卷3~8病能集,以内科杂证为主,兼及妇科及五官科、外科。纲
治理血分病的方法。包括补血、凉血、温血、祛瘀活血、止血等。详各条。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蛭食。详该条。
即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难》:“初下针沉之,至肝肾之部,得气引持之。”见进针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,又作容主。即上关,见该条。
孕而未出生的幼体。又称胎元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故有胎孕不育,治之不全,此气之常也,所谓中根也。”一般从妊娠二周为孕卵,以后各种器官逐渐形成称胚胎,四月称始胎,六月为胎儿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喑,瘖之异体字。即瘖俳。详该条。
又称心气实、心阳盛。心主血脉,藏冲,其气过亢,可表现为神志或血脉的病证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心气盛,则梦善笑恐畏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心病候》:“心气盛,为神有余,则病胸内痛,胁支满,胁下痛,膺背髆腋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