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彧中条。
即百日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热结于舌下,复生一小舌子,名曰子舌胀。”详重舌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跳时隐隐约约,去时一跃而消逝,如虾游之状。
见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惟和。黎阳(今安徽休宁县东南)人。原姓施,因继承吴云川的医业,改姓吴。行医五十年,尤其精于儿科。著有《痘疹心法》一书,已佚。长子潢,承其业,复姓施。
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
清法之一。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,迫血妄行,吐血,便血,或发斑疹等症,方如***地黄汤。叶桂《温热论》:“入营犹可透热转气……入血就恐耗血动血,直须凉血散血。”
【介绍】:见严用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