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,指二便不通;泄,指二便不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厥固泄,皆属于下。”
病名。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:“夫天哮者,盖因时行传染,极难奏效。其证起嗽连连,呕吐涎沫,涕泪交作,眼胞浮肿,吐乳鼻血,呕血眼红。”类百日咳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董说条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宦条。
即暴聋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详该条。
即邻近选穴法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食所致的吐泻。多因脾胃嫩脆,乳食失节,壅塞脾胃而引起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吐泻乳食不化,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,此伤食吐泻也。”治宜消食导滞。用胃苓汤加减。
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长针取法于綦针。”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阿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