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槐角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伤寒论》六经病之一。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,或寒邪直中,或内伤生冷所致。其特征是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,时有腹痛等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
灸法术语。指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,故名。一般作直接灸用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哕,灸承浆七壮,炷如麦大。”
见汪朴斋《产科心法》下集。即热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之一。其表现为黑眼珠呆滞。参见通睛条。
证名。见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。同心下否痛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又名楼台草、白花益母草、对月草。为唇形科植物錾菜Leonurus pseudo-macranthus Kitag.的全草。分布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等地。甘、辛,平。活血,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七方。炙甘草、炒白芍药,黄芪各半两,熟地黄一两五钱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、酒各半煎服。治虚热吐血,衄血汗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