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长谷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足底跟部,当足底中线与内、外踝尖连线相交处。主治失眠,脚底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条灸5~15分钟。
指小儿心气较盛,易为痰火邪热所扰动而出现心经实热的病证。为小儿病理特点之一。心为火脏而主神明,小儿神识未充,心志未定,易为喜怒惊惧等情志所刺激而扰动心气,引致心火炽盛或痰热蔽阻心窍而出现神昏惊厥等心经
见中气下陷条。
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即支节烦疼。见《伤寒来苏集·柴胡汤证》。详支节烦疼条。
证名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心热者,色赤而络脉溢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:“大抵心属火而恶热,其受病则易以生热,热则血气壅滞,故为烦躁,寝卧不得安宁,口舌生疮,头痛颊赤之类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心热者
空,古与孔通,即孔穴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分之所在穴空。”参见腧穴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即蝉蜕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喘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