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扁豆、山药、陈皮、葛根、半夏曲、甘草各一钱。水煎服。治诸虚不足,盗汗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五灵脂、大黄、甘草梢、桃仁泥各五钱,牛膝四钱,官桂二钱,延胡索、当归身各六钱,三棱、莪术、赤芍药、川芎各三钱,琥珀、乳香、没药各一钱,生地黄七钱。为细末,酒煮米糊为丸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桑螵蛸(酒炒)、升麻、全当归(酒炒)、茯神、茺蔚子各二钱,黄芪五钱,沙菀子、山茱萸各三钱,白芍药一钱半。先用小羊肚一个洗净煎汤,代水煎药服用。治产后小便不禁,或脬损。
病名。多由痰火内伏,外受风邪,致风火痰浊壅塞肺系,或劳思太过所致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风热喉丹紫思起,邪风入肺致痰生,喉内鲜红多肿闭……粘子解毒汤宜治,凉血祛风药用神。”或选用黄连温胆汤、***地黄
【生卒】:约1190年~?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政卿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青年时攻读医学并举子业,年长,弃科举专心学医。取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、《甲乙经》、《难经》及诸家方书脉书用之有验者,撰《察病指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发于足背或足小趾后京骨穴等处之疽。脓少、瘙痒。治同足背发。
【介绍】:见扁鹊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咽喉干,灸胸堂五十壮,又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淋病九部诸疾,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男子卵大癫病,灸足太阳五十壮,三报之。”位置不详。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“外踝
指处女膜。出《洞玄子》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二。指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九:“夫痃癖者,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。痃者,在腹内近脐左右,各有一条筋脉急痛,大者如臂,次者如指,因气而成,如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