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玉函经条。
病证名。七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鳖癥者,谓腹内癥结如鳖之形状。”主要症状为癥块固定不移,少腹切痛,甚则牵连腰背,面目黄黑等。多由脾胃气弱,食物触冷,积滞久阻,挟痰瘀内结所致。参见癥、七
书名。4卷。周镇撰。刊于1916年,不分类。作者于复杂病证中,善于治疗虚体挟实之证,治法近于叶天士一派。在临证中能随证变通,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机。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收妇科、五官、伤科等,内容较为丰富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美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五方。荆芥穗、防风、菊花、甘草、炮白附子、苍术、木贼、羌活、白蒺藜、人参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水煎服。治乌风内障初起,两眼黑花昏昏。
五善之一。声音响亮,肌肤滑泽,大便如常者为肺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腰痛之一。又称痰注腰痛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详痰注腰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