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药性论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,即湿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血浸眼中。初生艰难,血浸眦睚,遂溅渗其睛,以致神瞳不见,名血眼。②指血脉贯瞳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儿百日内乳嗽不愈,以致血脉贯瞳,而眶紫黑,或白珠红赤如血,亦名血眼。”
见琼瑶神书条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脾和胃同是消化、吸收和输布饮食物及其精微的主要脏腑。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腐熟;脾为脏属阴,其性喜燥恶湿;胃为腑属阳,其性喜润恶燥;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。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,经脉上互相络属,
即肝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