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准绳

伤寒准绳

书名。《证治准绳》组成部分。又名《伤寒证治准绳》。8卷。明·王肯堂编撰。刊于1604年。卷首入门辨证诀,鉴别外感内伤发热,阐析伤寒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、证方面的不同点。卷1介绍伤寒总例;卷2~4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;卷5~6为合病、并病及汗、下、吐后等病;卷7为劳复食复、瘥后诸病、四时伤寒、妇人和小儿伤寒等;卷8分析伤寒脉法及伤寒治疗常用药的药性。本书引用前人学说颇多,临床部分吸取后人不少治疗方剂。作者在自序中称是书“为因证检书而求治法者设也”。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感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头痛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外感头痛,自有表证可察,盖其身必寒热,脉必紧数,或多清涕,或兼咳嗽,或兼脊背痠痛,或兼项强不可以左右顾,是皆寒邪在经而然。”本症起病较急,头痛持续

  • 节疳

    病证名。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,肌肉消瘦,骨节皆露的证候。多由肾经虚热所引起。

  • 骨痿

    痿症之一。亦称肾痿。由于肾热内盛,或邪热伤肾,阴精耗损,骨枯髓虚所致。症见腰脊痠软,不能伸举,下肢痿弱,不能行动,伴有面色暗黑,牙齿干枯等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肾主身之骨髓,……肾气热,则腰脊不举,骨枯

  • 十味导赤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十方。地骨皮、黄连、黄芩、麦门冬、半夏、茯神、赤芍药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甘草各五分。加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治心胆实热,口舌生疮,惊悸烦渴。

  • 喜伤心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。前人认为心藏神,正常的喜乐,使精神愉快、心气舒畅。若狂喜极乐,会使心气弛缓,精神涣散,而产生喜笑不休、心悸、失眠等症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喜乐者,神惮散而不

  • 提插行气

    行气法之一。指用提插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徐推其针气自往,微引其针气自来。”又:“推之则前,引之则止。”盖推指插针,引指提针。意指提插可以加强针感和促使它扩散传导的作用。

  • 常用中草药手册

    书名。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。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,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17类。对每种草药均附以简要介绍和插图,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。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

    书名。黄竹斋撰于1925年。编者选辑前人有关《金匮要略》的注文,整理归纳为综合性注本,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。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,缺乏个人见解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郑青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承海条。

  • 珍珠囊

    见洁古老人珍珠囊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