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使君子丸

使君子丸

①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厚朴(姜汁涂,焙)、炙甘草诃子肉(半生、半煨)、青黛(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,否则不用)各半两,陈皮一分,煨使君子仁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米汤化服;一岁以下,每服半丸,乳汁化下。功能安虫补胃,消疳肥肌。治脏腑虚滑,疳瘦下利,腹胁胀满,不思乳食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七方。使君子仁、槟榔、酸石榴根皮、大黄(半生,半炮)各七钱半。为细末,以砂糖水煮,面糊为丸,麻仁大,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淡猪肉汁或鸡肉汁空腹送下。治腹内诸虫作疼,口吐清水。③见《医方集解》。使君子仁二两,天南星(姜制)、槟榔各一两。上药合炒。如喜食生米,用麦芽一斤炒;喜食茶叶,用茶叶炒;喜食炭土,用炭土炒。研末,炼蜜为丸,每晨砂糖送下。治小儿虫积腹痛及食劳发黄,喜食茶、米、炭土等物。④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使君子、芜荑鹤虱、槟榔、百部、苦楝根丸。作丸服。治虫积腹胀,肚大青筋腹皮胀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惠司

   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。《元史·仁宗本纪》载:“广惠司,秩正三品,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,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。”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。1253~1259年,蒙古族军队占领“波斯”一带后,在城防军

  • 犹龙汤

  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连翘30克,生石膏(捣细)18克,蝉蜕、炒牛蒡子各6克。水煎服。治胸中素蕴实热,又受外感,内热为外感所束,不能发泄,时觉烦躁,或喘,或胸胁疼,其脉洪滑而长者。若喘,倍牛蒡子;胸中

  • 童子疬

    病名。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。又名乳疬。多由先天虚损而致。症为瘰疬旋起旋消,或结核久而不化,或时大时小。治法:偏热者用灯笼草、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。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。

  • 寄色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闹鱼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科真诠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邹岳撰于1838年。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;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、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;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、脉学提要、杂症、药品揭要,及吴锦堂、胡俊心二氏外科医案。解放后

  • 大泻刺

    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大泻刺(《针灸甲乙经》注:一作太刺)者,刺大脓以铍针也。”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。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。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。以其切开痈肿,畅泻脓血,故名大泻

  • 手阳明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阳明经别,详该条。

  • 胬肉侵睛

    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湿可去枯

    用滋润的药物,治疗津枯血燥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湿可以去枯,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肺受燥热,咳嗽无痰而胁痛,口舌干燥,舌红无苔,用清燥救肺汤以清燥润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