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催气

催气

指针刺时,采用各种刺激手法促使得气尽快出现。《神应经》:“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,细细动摇进退,搓捻其针,如手颤之状,谓之催气。”临床上,通常采用持续捻转或提插,改变针刺的深度和方法,或用循、摄、弹、摇,或用艾卷熏灸方向促使气至以达到催气的目的。参见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固瘕

    病名。(1)指脾肾虚寒所致大便先硬后溏的病症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若中寒者不能食,小便不利,手足濈然汗出,此欲作固瘕。必大便初鞭后溏,所以然者,以胃中冷,水谷不别故也。”《伤寒来苏

  • 岩盐

    即戎盐。见该条。

  • 黄退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凯钧条。

  • 小儿阴厥

    即小儿寒厥,详小儿厥证、小儿寒厥条。

  • 牛心茶

    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忧噎

    五噎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。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,手足不能自温等。治用五噎丸、五噎散、沉香散。参见五噎、噎条。

  • 色夭

    皮色枯槁无华。见于久病、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液脱者,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。”参夭然不泽条。

  • 上党人参

    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
  • 盘肠产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病脉

    反映疾病的脉象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察其腑脏,以知死生之期,必先知经脉,然后知病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