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又称四支别离。指四肢好象与躯体分离的感觉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二阴一阳,病出于肾,阴气客游于心,脘下空窍,堤闭塞不通,四肢别离。”《素问识》卷八:“四支别离。吴(昆)云:胸中病,则四支无以受气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即头顶部。
①出《药性论》。为天麻之别名。②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七叶子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抢舌风,着力咯出血,即愈。”即飞扬喉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疳疾引起双目昏矇,视物模糊的证候。属疳热上犯于目而致。治法详见疳眼条。或用二百花草膏(《串雅内编》:“羊胆汁、蜂蜜,蒸丸)。
【介绍】:见刘信甫条。
五行学说术语。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。如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肺气虚弱,可发展为脾失健运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