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浑与混通。②湿浊之邪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”
即十五络脉,见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士铎条。
耳聋的一种。指肝火上扰所致的耳聋。《医学六要·耳》:“肝火,左脉弦急而数,属肝火。其人必多怒,耳鸣或聋。”治宜平肝降火。选用龙胆泻肝汤、聪耳芦荟丸等方。参见耳聋条。
病证名。①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的水肿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小儿肿满,由将养不调,肾脾二脏俱虚也。肾主水,其气下通于阴;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,肾气不能传其水液,脾虚不能克制于水,故水气流溢于肌肤,故令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