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注。即石关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
经验方。见《简明中医妇科学》(成都中医学院)。生地黄、地骨皮、炙龟板、牡蛎、阿胶(溶化)、焦栀子、地榆、黄芩、藕节、棕榈炭、甘草。水煎服。功能清热凉血止血。治血热崩漏。如气虚者加沙参、黄芪;口渴者加麦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玉米须,详该条。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二。即水渍手脚丫烂疮。详该条。
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条。
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。诊治折伤之要领。医者在检查诊断或整复治疗过程中,用手触摸损伤,并对触摸所得的异常体征进行分析、综合、判断,作出确切的结论,以便在整复施术时做到心中有数。
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,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。《针灸资生经》:“治疟之方甚多,……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,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,以古文钱压之,系之于故帛,未灸即起小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