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指断绝生育。即绝育。
阴络,指下部的、属里的络脉。血内溢,指大便下血。大便下血的证候,一般多由于大肠湿热下注,伤及血络,或脾虚不摄,血不循经所致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薄荷汤,见该条。
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本作髌。膝盖骨。
【介绍】:见梅得元条。
即医学博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少阳有余,病筋痹胁满;不足病肝痹;滑则病肝风疝。”马莳注:“其脉若滑,则病肝风疝,外感之邪也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,病在筋也。”详风疝条。
【生卒】:953~1012【介绍】:北宋医官。并州(今山西太原)人。世代业医。自幼学习医学,976~983年(太平兴国年间),应试补翰林医学,后转为医官。先后任尚药奉御、翰林医官院副使等职。